当前位置: 首页>金融>环球>

中国钱第三次突围战

时间:2014-07-10 09:08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简容 点击:
美国财政部、IMF等机构每年都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而每每这个时候人民币会呈现出格外的升值强势,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钱第三次突围战

与前几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样,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跻身美方的关注焦点之一。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日前表示,人民币仍然被低估,他将在本轮对话中就该议题向中国施压。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是汇率的市场化,而不是一味的升值。美国此举,只是想扩大对华出口优势。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中国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继续推进汇率改革。(编辑注)

 笔者认为,从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就一直是海内外各界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包括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每年都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而每每这个时候人民币兑美元会呈现出格外的升值强势,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以欧美国家为首的中国贸易对手国家,总有一种倾向是,通过形成人民币是在政府刻意干预下低估的共识,进而使得一些国际上通行的游戏规则在适用中国时大打折扣,显然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补做家庭作业。
 

截至2013年底,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05,较2005年7月22日汇改之前的8.27,已经累计升值了36%,这意味着仅仅人民币升值一项就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40%左右的价格优势。但为什么中国当局并未因此做出调整的呢?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真正缘起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仅仅来自外部压力吗?

改革开放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观察之后至今的经济数据,基本存在一个这样的经验规律,即平均每10年,中国经济就要经受一次大考(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困难,增速均出现大幅快速下滑)。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则使得中国面临第三次大考。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前两次的考试中,中国不仅通过对外突围的方式成功通过了考试,而且均紧随其后迎来了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此点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无疑是最具借鉴意义的。

首次考试和对外的突围之举

1989年,外围是柏林墙倒塌后的两德合并,苏东解体后的社会主义华沙阵营的瓦解;内部则是由于“价格闯关”、供给短缺等因素引发了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CPI涨幅由1987年的7.3%跃升至1988年的18.8%)。

次年则是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国经济随之出现巨幅的下滑,1990年GDP增速降至3.8%,在1978年至1988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速是10.25%,可见中国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下滑,甚至可以用“断崖式下滑”来形容。

如何扭转这一经济颓势就成为当时中国决策层的首要工作,这才有了影响至今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其中“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和“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论断彻底解除了束缚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枷锁,随后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掀起引进外资的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

外商投资数额(FDI)和注册企业数均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从1984年FDI进入中国以来,至1991年累计额仅为222亿美元,而1992年新增FDI就达110亿美元,并在此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重新回归增长轨道。

1992年至1996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升至12.44%,GDP总量由2万亿升至7万亿,中国经济出现了改革以来第一次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增长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总量短缺的状态被彻底扭转,自此总量矛盾就不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第二次考试及对外的突围之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恰逢中国经济在经过3年调整后,刚刚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中国正处在内外经济协调对接的关键时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中国采取了让渡本国外需的策略,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也是对1994年人民币主动贬值的外交对冲手段。

因为当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双轨制变为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且人民币还进行了一次性贬值33%,美元兑人民币汇价由5.76调整至8.62,此后以“双顺差”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国际收支格局也是从那个时候逐渐确立起来的。

然而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在1998年至2002年间出现了第一次“软衰退”(期间GDP年均增速由前期10%以上降至8%)。为此,中国决策层再次选择了外部突围的策略,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从而推动中国的产业链同海外市场完全对接,在出口的强力拉动之下,中国经济再一次回归高速增长平台。

2003年至2007年间,中国第二次实现了连续五年超过两位数的高增长,GDP平均增速达12%,GDP总量由10万亿元升至26万亿元,中国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5%快速升至10%(这期间全球的出口额翻了一番)。

中国人历来有一个辩证思维:危机同样也是机会,正所谓“有机”也才会“有遇”。而市场化给中国进行的两次考试,更是用实践证明了此点。

第一次危机,是在总量短缺环境下发生的,触发因素恰恰是最初决策层想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解决短缺矛盾,但价格闯关的失败却把短缺经济下的隐形通货膨胀显现出来,只能寻求外援——招商引资,实质是让渡一部分中国经济福利来保证外部投资者高回报,结果是短缺矛盾一举解决,并且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总设计师画了个圈,外部资本和中国的劳动力实现无缝对接。

第二次危机,短缺问题消失了,接踵而至的就是市场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产能如何输出的问题,还是找外援——WTO,中国的工业产能和外部市场无缝对接,当然代价是进一步让渡了部分经济领域的控制权,同样还是“润物细无声”。这两次突围告诉我们,市场化的考题,最终还是依靠市场化的办法解决。

说到这,终于能够回到开始说的那个问题: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真正缘起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仅仅来自外部压力吗?

笔者认为,2005年7月份启动的汇率改革,是中国第三次对外突围的号角,因为继引资入内、输出产能之后,中国经济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在全球的大国地位,这绝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实际际的问题。

因为便宜的劳动力、几乎没有任何环保压力的投资环境,以及包括税收减免、开发立项等政策优惠,均非长久之计,如何利用这些阶段性的积极因素,提升中国经济的软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中人民币在全球中的地位则是重要的一环。

同时抛开本轮危机,实际上2004年各项通胀数据的突然升高已经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经受第三次考验,本次危机则是催化了考验的推进速度,而且如果说第一次考验主因在内,第二次考验主因在外,那么这一次考验主因则是内外叠加(外有金融危机的冲击,内有结构转型的需要),所以来了更凶险,解决起来更困难。

当然如果解决得当的话,对中国经济将是又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机遇期,2007年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写到“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柳青在《创业史》里说得好: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国家命运如人的命运一样,紧要之处也只有几步。面对第三次异常复杂的考验,对外突围的策略又一次担当重任,不过这一次,中国的选择是:继商品输出之后,接下来需要输出人民币,进而逐渐建立保护我们现有的和未来的海外利益的平台。用官方的话讲,就是让人民币在国家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匹配起来。

但在输出之前,必须消除国际上对于中国市场化机制的质疑,其中汇率形成机制是否市场化就成为首要的一环,说书人认为这才是2005年人民币汇改的初衷。

接下来各位看官在熟悉的一幕上演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其不意”地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而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又一次推到一个全新的里程碑阶段,而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为2006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他同时也被大家冠以“人民币先生”的称号。

然而自此,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究竟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外贸出口行业将会受到何种冲击,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是否会被进一步削弱等各种争论不绝于耳,而对于人民币如何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之中,使之能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相称,则是此次经济危机带给大家的新思考。

与此同时,此次经济危机又一次把维持了近40年的美元体系推到了风口浪尖,此前日元和欧元曾经向美元发起挑战(至今也没有放弃),这一次由于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使得大家把更多的厚望寄予了人民币。

但人民币在随后道路上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出现了人民币汇率改革注定要失败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声音,期待与读者一起探讨中国钱的故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