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之“矢” 射高质量发展之“的”

时间:2022-02-18 15:51来源:评论网 作者:李涵 点击: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关键期,从“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调整的攻关期。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时代,跳出旧思维“桎梏”,寻求新发展“出路”,需要始终贯彻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关键期,从“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调整的攻关期。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时代,跳出旧思维“桎梏”,寻求新发展“出路”,需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动能,以协调为优势,以绿色为形态,以开放为引擎,以共享为局面,才能铺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以创新为源,把稳科技引领发展的“定心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回顾历史,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从过去“一颗螺丝都需要进口”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诸多成果让世界惊叹,归根结底在于抓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当今世界,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集智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实现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以协调为基,找准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南针”。“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用好协调发展的制胜要诀,善于用辩证法“弹钢琴”,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农城乡关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
以绿色为要,激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力源”。“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无论是塞罕坝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或是彩云之南的野生象群北移南归,亦或是冬奥赛场“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都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未来方向。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以开放为线,锚定包容和谐的人类文明“风向标”。“合则强,孤则弱”。从实施“一带一路”世纪蓝图到中国红与冰雪白交相辉映的“开放办奥”,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处处彰显着“和合”理念的无限魅力。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人类安定和团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唯有开放包容、团结一致,方能渡过难关。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拉手”而不“松手”,“拆墙”而不“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坚定不移打开国门搞建设,打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共享为纲,筑牢增进人民福祉的“压舱石”。“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冬奥村建设成为永久设施、赛后成果由全社会共享,都充分彰显了人民主体地位。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不断把做大的“蛋糕”分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十四五”时期,要用好指导新时代经济社会建设的指挥棒、红绿灯,坚定以新发展理念之“矢”射高质量发展之“的”,领航中国“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