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影视>电影>

商业电影火爆:中国离好莱坞还有多远?

时间:2015-07-26 15:54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向宏 点击:
工业化模式制造出来的商业电影,往往并不会打上导演或制片人的深刻印记,却能够以速食消费品的方式,批量地迎合着大众的口味。这些贴近普通中产口味的作品,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艺术电影更能激起共鸣。

工业化模式制造出来的商业电影,往往并不会打上导演或制片人的深刻印记,却能够以速食消费品的方式,批量地迎合着大众的口味。这些贴近普通中产口味的作品,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艺术电影更能激起共鸣。

  这个夏天,中国商业电影出乎意料地进入了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时代,以《大圣归来》、《煎饼侠》和《捉妖记》为代表,商业电影不但呼啸地掠走上亿票房,而且从专业影评者到业余文青那里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大圣归来》,这部起初在其他商业大片挤压下排片和票房都并不理想的电影,通过广大“自来水”(自发组织起来替人当“水军”的志愿者)口碑营销,后来居上,一时俨然成为了国产动画片自我救赎的样板。

  这几部电影属于不同类别,有动画片,有魔幻片,也有喜剧片。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从编剧到制作都采纳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成熟套路。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过常年观看好莱坞商业电影,也总结出几条规律,归纳一下就是:正能量的主题+经典的戏剧化情节+新潮的观念+精致幽默的台词+演员到位的演绎+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以上六点,如果能做到三或四点,片子大致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能做到五点,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就差不多有了保障。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大部分,差不多就是遵循这种套路和模式,以几乎工业化的方式,分工协作,批量生产出来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都打上了浓重的“导演”烙印,从所谓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到贺岁片时代的冯小刚,以及后来的贾樟柯以及新晋的韩寒和郭敬明等。很多时候,导演还兼职为制片人,使得影片的个人化色彩更为鲜明。当然,个性电影也不是中国的首创。好莱坞一直就有以导演(甚至演员)为核心的个性化作品,可谓源远流长。不过,即使在好莱坞,个性化作品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它们既可能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常常因为导演个性的过分张扬而不为市场所接受,甚至不知所云。几乎每个知名大导演都有失败之作。而今年夏天,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和郭敬明的《小时代4》(在辉煌了三部之后)也不幸陷入了这个误区。

  而《大圣归来》等几部电影的制作团队,却开始有了分工协作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的雏形。这种工业化模式制造出来的商业电影,往往并不会打上导演或制片人的深刻印记,却能够以速食消费品的方式,批量地迎合着大众的口味。它们往往有趣、精致、娱乐和充满正能量,特别适合城市白领和中产阶层的日常娱乐。有些艺术素养特别高的朋友,对此可能不屑一顾。看了《大圣归来》就撇撇嘴说“也不过如此”。但是这些贴近普通中产口味的作品,却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艺术电影更能激起共鸣。在朋友圈、豆瓣上成千上万点赞转发的那些“自来水”们,大部分正属于此类。

  但工业化生产的商业电影,对于中国电影事业的最大意义,还是它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起资本的参与欲望。个性化的电影作品,其导演往往有相对固定的资助方,如张伟平(很长一段时期)之于张艺谋,这就让电影市场容易被少数资本垄断,外部资金难以有进入的机会。资本来源的单一化,不利于多样化、多门类作品的涌现。工业化生产的商业电影则不同。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揣着支票簿,杀入电影产业,只要在每个环节都找到合适的人选,拼凑一支团队,也就能完成一部不错的作品。中国电影产业界的投资活动,因此而变得空前旺盛。用我的一位制片人朋友的话说:现在只要有好的本子,根本不愁拉不到投资。

  这是让中国电影产业接近好莱坞的节奏吗?当然更加接近了。不过,离好莱坞的规模化工业的成熟程度,还是有相当距离。比如说,《大圣归来》和《捉妖记》这两部片子,都经过了漫长的筹备和拍摄过程,长达数年之久。这主要就是因为整个制作流程的相关环节还不够标准化,各个部门的交易和谈判的磨合过程比较艰难,拍摄制作的历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规范行为。尤其在其中一些环节,能够保障完成质量的团队并不太多。因此,如果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在短时期内,有可能出现各种跟风、模仿的粗制滥造现象。明年夏天,也许我们就会看到诸如《大仙归来》、《捉鬼记》之类拙劣的伪工业化制品充斥市场。当然,资本自由竞争的阵痛,最终必然会促进整个产业的成熟。我想,只要大环境不变,中国电影工业就会继续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进步。这是令人欣喜的历史趋势。

  作者:吴向宏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