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离危机渐行渐远
中国经济步入中国政府宣称的“新常态”以来,海内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一直存在:这种担忧并不在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而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翻车”的风险。自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其间从没有因经济因素发生过大的调整。在创造了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奇迹的同时,中国经济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呈现,面对危机后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和中国经济持续“底部徘徊”的局面,不少机构存在着中国经济将进行一场深度调整的预期。中国经济启动市场化进程以来,从未有“出清”行为,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预期中国经济将发生深度调整——经济增长失速、延续2-3年GDP增速会于6下方,是把中国成长型经济体看作了成熟型经济体。成熟经济是消费型经济体,成长经济是投资型经济体,这是两种发展阶段体系经济运行特征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只要中国能保持投资的稳定,中国经济就不会发生大的调整。笔者的这个看法,与时下流行的消费成中国经济稳定器的观点,有着根本区别!正如笔者在2016年上半年就预言的,2016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投资企稳缓升态势已悄然呈现,投资回升带动的经济企稳已然萌发。2017年伊始,中国投资增长承接2016年的企稳态势,回升势头再现。伴随投资回升和工业价格反弹,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明显改善。中国投资稳健增长的基础是相当稳固的——中国为“托底”经济,后续对新增投资的激励措施定会出台;中国货币存量过分充裕的情况,决定了财政投资“挤出效应”不会有我们,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仅弱,在PPP政策下,两部门投资增长甚至是互相促进的。
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最大隐忧,在于中国债务的可持续性。中国债务问题主要体现为宏观杠杆率过高,及杠杆上涨速度过快。中国企业部门的宏观杠杆率,2010年还不到110%,2015年则增加到了160%。经验研究和学术研究均表明,宏观杠杆过速增长带来的过高格局,通常会引起后续的金融危机,故而市场对中国经济危机的忧虑一直未能根本消除——中国经济要么迎来美国式的出清危机,要么陷入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中国近几年持续的“去杠杆”,仅仅产生了微观杠杆下降的效果,并没有对宏观杠杆增长产生明显效果。从企业部门资产负债率看的微观杠杆率,一直以来不高且稳定。如中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000年后持续位于58%-60%区间;2012年后,在持续的去杠杆政策作用下,中国工业的负债率还缓慢下降了3%。中国微观杠杆和宏观杠杆背离的原因,中国央行认为主要是资产回报下降和资产泡沫上升的影响。
中国政府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宏观杠杆上涨过快、过高的风险,并意识到了宏观杠杆和微观杠杆的差异,进而采取了合适的应对手段,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结合了转型升级目标的、以宏观杠杆处理为核心的政策配套体系,有着成型的系统化政策逻辑,因而对货币中性的坚持和对暂时经济调整的容忍,都比以往要显著提高。2016年以来,市场已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短期看,伴随PPP等投融资改革的推进,基建投资将发力,并有能力弥补地产投资的下降还有余;长期看,宏观政策上以控制宏观杠杆率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已经成形,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防控得到加强,中国经济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中国经济的新周期脚步渐进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出了明显的“十年一周期”特征。2007年“全球版”金融危机后,中国“10年期”的经济周期特征被打破——直至今日,中国经济仍处“底部徘徊”阶段。不过,这并不是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运行周期特征,而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结果。2014年,中国政府做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界定;2016年,“权威人士”表达了中国经济将走L形增长路径的判断。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处于“底部徘徊”阶段,表明中国经济正式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按照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具有鲜明 “二阶段”运行特征,包含下行、上升二个阶段,并有速降缓升的特点。之所以以下行作为中国经济市场化以来经济周期的起点,是因为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正好处于一个高点。中国经济周期之所以没有表现为传统的四阶段(复苏、繁荣、下降、衰退)形式,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的起飞阶段特征和建设型政府调控有力。
虽然中国很早以来就在提倡转型升级,但中国经济实际上在经历了3.5个周期(即2012年)后,才真正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阶段。自此,决定中国经济“十年一周期”运行的内在机制不再起作用,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周期培育阶段,过去行之有效的传统宏调手段不再有如意调控效果。
首先,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日趋中性。从信贷、货币扩张对中国投资、GDP增长的刺激效应看,金融危机后货币扩张的刺激效果,不仅持续性显著短于前3次周期,并且政策副作用显著上升至形成制约:前3次周期中的货币扩张主要刺激了实体经济,而2008年货币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资产泡沫,资金越来越呈现“脱实向虚”现象。
其次,财政政策“抓手”投资的增长面临动力切换。只有在短缺经济和成熟发达的经济体系,消费才能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对于发展型经济体,投资通常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自实行市场化以来,经济冷、热的变化基本表现为投资增长的变动:投资热则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冷则经济放缓。中国投资的增长,尤其是逆周期的投资增长,主要表现为政府引导投资的增长。持续数十年的政府投资高增长,使得政府债务积累成风险隐患点,政府债务可持续问题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政府投资增长乏力,全社会投资更加倚重房地产。尽管沿海的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但从全国角度,中国的基础投资需求仍然巨大。为摆脱政府债务的制约,促进基础等公共领域投资的持续增长,中国开始引入并大力倡导PPP体系。从实际表现看,PPP接替政府投资过程略显缓慢。
第三,中国产业发展由“筑巢引凤”进入“疼笼换鸟”新时代。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地产时期,持续的改革激发了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增长,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重要的经济建设抓手。筑巢引凤,是各地政府经济工作的形象比喻。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要素禀赋优势变化,其实早在2007金融危机前,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呈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转型需求,“疼笼换鸟”成为政府经济工作新形式的新比喻形象!“疼笼换鸟”显然比“筑巢引凤”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深的细致!经济转型首先要做好旧有产业的处置工作,其次才能做好新型产业的培育工作;前者即为转型,后者就是升级。
正是以上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中国经济新旧周期的变化,正是新旧周期的变化导致了中国当前的持续“底部徘徊”状态。然而,伴随PPP落地率的逐渐提高、引导资金回流实体政策成效的逐渐体现,以及新产业形态比重的逐渐抬升,中国经济新周期已逐渐酝酿成熟!
3.中国经济阶段变化:起飞→走向成熟
按照通常的经济成长阶段划分,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在起飞阶段的后半期。由不发达到发达,经济成长阶段序列谱为:传统社会→准备起飞→起飞→走向成熟→高消费→品质生活。不过,这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并不是每个社会都能正常推进的,比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意味着该经济体系“永远”处在“走向成熟”阶段而不能向上突破!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时间、途径,也经常不同。按照各个阶段的经济运行特征,显然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前2个十年周期(1978-1997),是中国经济的“准备起飞”阶段,而第三个十年周期(1998-2007),是中国经济的起飞阶段。进入“走向成熟”阶段,意味着经济体系已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阶段,中国经济显然还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经济体,仍然面临着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艰巨任务,也意味着经济成长空间仍然很巨大。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经济发展不能进入“成熟”阶段。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政府将经济新常态描述为“经济转型+增速换挡+政策消化”,并把经济增速“换档期”的发展形态进一步解释为“L形增长”,意为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增长轨迹形成一个L形走势,未来经济增长会在降低了的中高速平台上运行。然而现实情况是,市场不仅对显然已企稳的经济增长形态视而不见,而且还把“L形走势”理解为动态的迭加过程,中国经济增速将呈台阶式下降走势竟一度成为市场担忧。这种担忧背后的实质,是存在对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忧虑!
从经济增长的特征看,起飞阶段投资是第一增长动力(过去中国讲了十多年的经济转型,要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状况,但每次保增长都离不开投资“抓手”);走向成熟阶段是产业逐渐稳定和定型阶段。中国的经济成长阶段,决定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格局:即使2008年以来以资本产出比衡量的中国投资效应逐渐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能成为消费型经济体。实际上我们看到,伴随投资的回落,中国消费的增速也跟随下降,消费率提高的结果,是中国GDP增长速度的不断走低。中国经济的前景,取决于投资的未来变化情况!这是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成长阶段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是经济仍然处在“起飞”阶段的标志事件,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尤其抢眼,“珠三角”、“长三角”先后充当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无论是中西部的“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宝(宝鸡)西(西安)关(关中)”,还是天津滨海,抑或新设立的雄安特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极仍会在竞争中再度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形成之时,就是经济转型完成之日,届时中国经济的新经济周期也会跟随形成。不过,这个新周期阶段的开启只能是事后确认。不管新周期阶段何时开启,对新周期阶段的增长前景,笔者曾经做过专门的研究,结论是新阶段的合意增长区间为6-9,当前经济增长显然已在合意区间下方运行了较长时间。面对偏弱的增长格局,市场情绪有些悲观,也在情理之中。在经济转型时期,转移、消除旧有产业和创设、发展新型产业之间,往往存在有转化时滞,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暂时失速。这个衔接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转型时期特有的经济新常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编辑徐瑾jin.x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