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8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3月1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海外华人要想长久赢得发展,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如果海外华人都注意与各族裔打成一片,从局限或偏重于打工、经商到向学术、医学、科技、艺术、金融界等发展,特别是向鲜有人专攻的法律、新闻媒体、政界去冲刺,从简单的个人谋生舞台到复杂的政治舞台,都敢于参与和竞争,敢于“登台”展示自身的才华和智慧,所谓“融入主流社会”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评论原文如下: 2010年中国“两会”相继落下帷幕,据报道,今年共800余外国记者参与采访,其中包括不少华侨、华人所办媒体。在今年的两会上,运用法律或政治手段,捍卫侨胞权益和树立海外华侨华人良好形象,力助华人融入侨居国等,倍受列席政协会议海外代表关注。 融入问题始终是与海外华人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永久话题。作为移民,海外华人渴望融入。若干年前,不少人对什么是融入、怎样融入还所知甚少。而今天,融入已成为海外华人的共识。近年来,从美洲到欧洲、亚太乃至澳洲,华人开展以维权、参政、议政为标志的融入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可在华人社会中,依然存在着融入难的问题。 第一代华人移民(改革开放前)是为寻求生存之道而出国,第二代华人移民(改革开放后)到国外更多的是为寻求发展,而第三代华人移民(第二代华人的后代)有相当一部分是随父辈在侨居国成长的,他们所面临的更多是融入问题。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是海外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三驾马车”。 第一、二代海外华人大多从事加工、餐饮、批发、零售等智力投入较低的行业。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决定了华人很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第三代华人移民,生于斯长于斯,一样是看迪斯尼长大,一样读“哈里•波特”,讲中文已经如同讲外语,与其它族裔还是有有形和无形的隔阂。 在海外,华人时常被看成是怪异的“经济动物”,他们大多只顾埋头做买卖赚钱,“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守着自己心中的“唐人街”,不愿意走出来融入当地社会。其中相当一部分华商及其子女,存有过客心理,在他们脑海里,侨居国的花花世界并不属于自己,那里只是一个大工厂,他们只不过是去赚取欧元、美元而已。这直接导致了部分第三代华人存在封闭观念,陶醉于自我发展,只重视学数理化,不愿意下苦功学法政,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不会影响全局”、不参与社区的事务和活动、安于做“边缘人”和“沉默的一群”,以致严重缺乏从政执法、作为中流砥柱融入主流社会的力量,使被歧视的情况一直得不到扭转。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要求很高。它要求华人除讲侨居国语言外,还必须具备侨居国的公民基本素质,比如对什么叫民主政治?什么叫参政议政?还有“纳税守法、遵守公德、企业伦理、社区参与、环境重视、维护人权、慈善捐款等西方社会的公民生活准则”,并以西方公民基本准则来衡量华侨华人。毋庸置疑中国评论网,华人华侨距离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还存在着种种障碍。 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难,难在角色的转变。因而,海外华人要想融入到主流社会,首先要抛弃过客心理,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有权利、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当地的公众事务,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理念、生存方式以及在所在国的发展中都真正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分子,对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公众事务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积极参与异域公众事务是展现海外华人精神文化的平台,是互动交流的平台,是彼此促进尊重了解的平台。 有人提出,融入要向主流看齐,如讲一口“没有口音”的当地语言。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对于华人移民而言,学好了当地语言,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意识通过语言灌输给对方,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够了解侨居国政策,依法保障自身的权益;才能够向旅居国介绍本民族的特性,与当地社会形成更多的谅解,共同谋求发展的支撑点,相互支持和谐发展。 海外华人特别是第三代移民,同中华文化有一种断裂感和变异感。必须承认海外华人网,古老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华人海外奋斗历程中的精神支柱和心理依靠。正是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才使得华人在逆境和困境中能够表现出积极和勇敢,能够直面应对任何磨砺和挑战。而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在教授中华文化,传播家乡和祖籍国的信息,融入当地社会和传递华人心声等方面,将起到沟通的桥梁作用。让中华文化在异域文化环境中被接纳和认可,尤为需要华文媒体工作者和华文教育者的付出和努力,努力的方向恰恰是融入主流。只有被主流社会接纳才具有话语权,才不至于出现人微言轻的局面。尤其是在教育下一代的华人子女上海外华人论坛,不能放松,华人子女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今后华人社会的发展。生活在西方社会的华人子女接受教育的形式无外乎两种,一是从小让子女接受西式教育;其二是在祖籍国接受初等教育后国外华人,然后转入西方教育。无论何种形式,对华人子女的华文教育,尤为重要。这不仅仅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而且也是一个人提升素质,提升形象的基石。如果三、四代华人仍旧不努力接受系统教育和华文教育,进入主流行业,融入主流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华文学校是华侨子女接受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受社会各种条件的制约,华文学校在教材、师资、办学场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做出努力,谋求建立一个与侨居国教育制度相符合的中文教育机制,促进华人子女教育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华文教育存在,继续教授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在当地存在,既能融入当地社会,又能不断汲取祖(籍)国的文化营养! 任何国家、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人际间、社会间、国家与民族间都需要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在相互融入的潮流中共谋发展。因此融入是互利双赢。那种认为“是否融入与己无关”、“融入只是为了当官参政”的见解,都是狭隘的。海外华人要想长久赢得发展,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如果海外华人都注意与各族裔打成一片,从局限或偏重于打工、经商到向学术、医学、科技、艺术、金融界等发展,特别是向鲜有人专攻的法律、新闻媒体、政界去冲刺,从简单的个人谋生舞台到复杂的政治舞台,都敢于参与和竞争,敢于“登台”展示自身的才华和智慧,所谓“融入主流社会”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金诚)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晚霞溢彩 | 运动竞技 | 两会频道 | 人社保障 | 欧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新硬件时代 | 非洲频道 | 美洲频道 | 澳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疆建设兵团 | 网络金融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聚焦海外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民政工会 |
抛弃过客心理是华人融入关键
时间:2011-10-02 12:4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中新网3月18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3月1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海外华人要想长久赢得发展,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如果海外华人都注意与各族裔打成一片,从局限或偏重于打工、经商到向学术、医学、科技、艺术、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当世界穿上“中国红”
如今,“不过春节你就OUT(老土)啦”正成为世界流行语。和着中国快速发展的脚步...
- 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
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
- 海外侨胞:侨团的强大有助于提高海外华人形象
列席全国政协会议的三位海外海外侨胞就“海外华侨华人形象”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中新...
- 第14期“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培训班”开
中新网深圳十二月十五日电 (记者 陈文)第十四期“海外华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培训班”十...
- 海外华人看春晚:晚会本身是否精彩已经不重要
中新社合肥2月14日电 题:虎年春晚,全球华人的“年夜饭” 中新社记者 成展鹏 长达五...
- 电视节目婚恋网站搭平台 海外华人热衷回中国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题:电视节目婚恋网站搭平台 海外华人热衷回中国相亲 作者 程佳 ...
- 当世界穿上“中国红”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自助游网站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 中国靓号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