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 T>IT专题>

新流量战争

时间:2013-08-27 10:37来源:21世纪网 作者:未知 点击: 203 次
新微信让腾讯在电商、搜索两个本来已经几乎没有机会的领域重回主战场。侵蚀阿里边界,阿里主动“封锁”腾讯,原本清晰的巨头间楚河汉界突然模糊,新的流量战争一触即发。

    微信5.0正式版上线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人和全球近6亿用户都在关注,它从“打飞机”游戏开始,却可能以打百度和阿里为目标,原来边界清晰、战火较少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之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发生激烈的边界战争。

微信侵蚀阿里边界

这让腾讯在电商、搜索两个本来已经几乎没有机会的领域重回主战场。

从技术层面上说,互联网是若干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集合。从商业层面上说,互联网的商业本质主要是渠道,或者说数字流:百度是搜索2C免费,向商业用户倒流收费;阿里是平台基本免费,靠排名和出租虚拟地产收费;腾讯是IM和SNS免费,游戏等增值业务收费。

微信5.0通过街景扫描对接了地图搜索和O2O,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扫描和移动端支付对接了电子商务,通过游戏中心对接了虚拟产品销售和APP Store模式,它还通过与联通、电信的合作实现了和传统电信商的媾和。原有的电商、搜索和游戏三大PC互联网商业中心合体了,原有的一个炸弹解除了。这也意味着,微信5.0从最开始的沟通工具入手,不断在进化,已经进化为可以链接电商、搜索、媒体(公共账号)的数字交通枢纽。

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各项功能还显得粗糙、尚未真正形成良性闭环的开始,但是,微信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的终极入口之一。所谓的终极入口,并不是说唯一入口,而是说它的流量占比、时间占比变得极高,以至于它是最大的流量枢纽。

这个交通枢纽不同于高速路,从A点到B点只有一条,消费者具有自由裁量权。消费者确实可以选择不通过微信而通过其它APP进入相应的应用场景,但是,如果微信内置的应用足够好的话呢?那么,很多人就不一定要多安装一个APP,而且要不断升级。这时候,移动侧最终竞逐的关键点,是谁的APP更好用。

因此,微信5.0的首要意义在于,让竞争重回产品竞争、流量竞争、入口竞争,其中以产品竞争为核心,这正是腾讯所擅长的。这也让腾讯在电商、搜索两个本来已经几乎没有机会的领域重回主战场,让原本很强的游戏多一个变现通道。如是,原本已经格局确定的市场,在移动侧产生了多种可能。

作为最大的移动侧流量枢纽,微信除了给腾讯的电商、搜索和手游构建了新的可能之外,微信的第二个潜在的价值在于,它对流量的二次分发,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链。

比如,所有的手游公司特别是优质的手游,将会把微信作为重要的发行渠道——至于它是通过财付通支付、APP Store支付还是别的手段支付,都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发行渠道,重要性预计会逐步超过360手机助手、91、豌豆荚等。

再如,当当、乐蜂这样的电商,它本身的自建APP用户量难以不断提升,通过微信扫一扫的功能,甚至将来的“微信店铺”,可能成为和自建APP等同,甚至更重要的流量入口。这个过程中,微信也会成为流量的销售商。以往,当当、乐蜂都要通过淘宝开店,其流量提升极为显著,未来在微信端更是如此。

如果微信的引流成本比自家APP引流成本低,这种生态的形成,几乎将会成为一种必然。此时的中小电商也好、品牌厂商也好,将更加关注云端的建设、产品的建设,而无需自家搭建移动侧平台,那种自建移动平台的思路效率极为低下,只有极少数巨头和极高忠诚度的品牌才能成功。

这并不意味着说微信什么都可以做,会成为相对垄断者。而是说,微信掌握最大的流量,就有可能成为流量重新分配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至少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流量分配格局重构

这让阿里不能完全放手在金融、物流领域扩张,还要照顾大本营。

作为移动侧目前流量最大、用户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微信,已经占据了最好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处于电商、游戏和搜索的三岔口,顺便也成为自媒体的集散地。

在PC端,中国市场容纳了BAT三大巨头和360、网易、携程、优酷、搜房等若干垂直领域的中型企业。在移动侧,它们都会存在,但是,流量的分配比重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换言之,微信不太可能改变这些直接竞争对手自建移动侧渠道的思路,因为它们利益攸关、生死攸关。特别是BAT之间,更是如此:微信并未改变百度、阿里固有的优势,百度的地图、阿里的网店APP依然是最强大的APP,因为它们有厚重的、护城河很高的云端。

但是,微信自有其“曲径通幽”的入口,可以从巨大的流量截流、分流相当多的搜索流量和电商流量,通过改变原有的利益结构而打破市场僵局,重塑生态。

比如,地图搜索。你可以使用百度的搜索,也可以使用诺基亚的Here、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使用搜搜街景地图。当它们的技术效果相距不大的时候,使用惯性和流量将具有关键性因素,它依赖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当你安装一个微信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要不要再继续安装2-3个其它的地图APP呢?很多人会,也有很多人不会。

这和PC端完全不同,在PC端,百度=搜索,它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算搜狗和搜搜都有长处,也无法将用户引流过去。反之,在移动侧,一旦很多人使用微信内置的街景地图,也没有必要一定再安装百度地图。而安装了百度地图,更无须多加一个高德地图。更悲催的是诺基亚 Here这样的产品,本来是非常好的产品,但是它没有足够的渠道推广,只能寄居在少量的终端上。

同理,电商入口也是如此。O2O的入口和街景广告、大众点评等有着深刻的关系,和阿里的强势关系并不大,不必多说;阿里所擅长的电商平台因为集聚了数百万商家和数亿用户几乎是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是最有望超越亚马逊、逼近谷歌市值的企业。

但是,如果微信这样的超级流量入口更加接近用户,情况可能会大有不同:试想,将来淘宝的店家自己在微信上开店,专门服务忠实用户,阿里计将安出?试想,未来微信不仅仅通过扫描抵达所要购买的商品,而是通过文字和语音搜索直接找到在淘宝、京东之外大多数电商平台的产品信息,而且可以比价,可以绕过支付宝实现一键支付……长尾产品淘宝有优势,品牌产品则未必。

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根植于谁的产品做得更好、谁的倒流能力更强、谁拥有更低的TCO(总体拥有成本)、谁能够培养新的用户习惯。比如,人们习惯了扫一扫之后,不排除微信可以逐步支持应用内的电商搜索,搜索的对象可能是目前的当当、亚马逊,也可能是厂商的直销店、淘宝的卖家小店——只需要淘宝店家和厂商在微信开一个店,只需要微信建设一个“淘宝店铺”模式的“微信店铺”。

鉴于目前百度和阿里的流量费用已经变得非常高昂——比如,淘宝上的化妆品、服装店要花40%左右用于营销,才能成为大店。成为大店之后,普遍就有同时单独建立一个店铺的动机,否则难以承担电商成本之痛。

此时的微信,有望大幅降低成本,并吸引大量的商家进入新的生态系统,曾经驱动阿里成功的利益同样可能被微信所学习。

2C层面上,消费者以体验驱动,选择最便捷的渠道;2B层面上,则是由商家利益所推动的。目前微信还仅仅是一个2C的神器,但是支付、游戏中心和扫一扫,正在不断向2B上溯,这将在B2B2C领域对阿里、百度形成新的挑战,这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这让此前一帆风顺的阿里不能完全放手在金融、物流领域扩张,还要照顾大本营。

另一边,百度本来身处规模最大的搜索市场,但是它只成为中国版的、核心业务仅为一半的谷歌,因为谷歌首要收入来自电商搜索,而百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被阿里的站内电商搜索超越,接下来还会增加微信这样一个新对手,至少在地图和O2O领域必然接火——同时面临360冲击的百度,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互联网的主战场可能会从战国群雄,到三国演义,再走向楚汉相争。

巨头战争不会以“一本”获胜,但是在移动侧的重大利益重构仍有变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