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财经>理财>

曹中铭:基金遭遇客户流失潮并不意外

时间:2011-09-27 23:2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日前,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根据基金半年报,今年上半年,61家基金公司旗下763只基金巨亏1254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和保本基金实现盈利,其他类型基金回报投资者的都是 “负数”。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基金在半年报中第三次整体出现亏损,因而引起市场的关注。 基金

日前,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根据基金半年报,今年上半年,61家基金公司旗下763只基金巨亏1254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和保本基金实现盈利,其他类型基金回报投资者的都是 “负数”。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基金在半年报中第三次整体出现亏损,因而引起市场的关注。

基金半年报另一看点,无疑是其遭遇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客户流失潮。半年报显示,公募基金存量持有人总户数比去年同期减少804.87万户,大大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减少的346.72万户。如果扣除一年来新发基金因素的影响,则实际减少1140.99万户,占去年同期持有人总户数9965.62万户的11.45%。

一年来有11.45%的客户流失,这样的比例明显不低,也让市场感到惊愕,更是对公募基金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基金出现史上最大规模客户流失潮,市场根本不应感到意外。

基金大都扮演着代人理财的角色,本质上是“打工仔”,持有人才是真正的“老板”。但在现实中如何理财,基金却当起了“老板”,持有人反而变成了“乞讨者”。是否向持有人分红,什么时候分红,甚至是否有红可分,持有人只能看基金的脸色。而且理财规划师,基金只顾自身利益而漠视持有人利益的事件如同家常便饭般地发生,甚至于挖持有人“墙脚”的事亦不罕见。

首先,重规模不重回报已变成基金行业的“劣根性”之一。基金公司欲做大做强,欲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本无可厚非,实际上也是基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基金公司重视规模的发展,不是为更多持有人获取利益,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管理费。近年来新发基金数量不断创出新高,有监管部门在新批基金时实施分类审核的因素,更有基金公司“抢”管理费的因素在内。

其次,不顾持有人利益盲目推高新股发行价格。新股“三高”发行成为近年的 “流行色”,基金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参与新股询价的包括社保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但由于基金规模庞大,参与询价的基金数量众多,在询价时表现出明显的“一家独大”的特性。某种意义上中国评论网,新股发行价格不是“询”出来的,而是由基金竞相报高价“竞”出来的。更高的报价,意味着新股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新股出现大面积的破发现象,有制度上的原因,更与基金盲目推高发行价格息息相关,而持有人不幸成为埋单者。

其三,双汇发展、华兰生物、紫鑫药业里面潜伏着众多的基金,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说一般的中小投资者由于条件所限频频踩中“地雷”尚属意料之中的话,那么常常进行实地调研的基金也会被“地雷”炸翻,只能说明某些基金的调研有名无实,同样说明基金并没有真正维护其持有人的利益。上述三家上市公司是已经被曝光了的,市场上还有多少仍然被掩盖着的“地雷”呢?

其四,基金“老鼠仓”对持有人的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不断被发现的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不仅折射出某些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混乱,损害了持有人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与此同时怎样理财,其对持有人信心的重大打击同样不言而喻。当基金行业中“硕鼠”横行时,投资者唯一的选择就剩下用“脚”投票了。

说到底,基金遭遇客户流失潮,没有制造“财富效应”是致命因素,这也从基金半年报中找到了答案。股票基金与混合基金是亏损大户,也是客户流失大户。保本基金实现盈利,其客户数同比增加。货币基金虽然盈利但客户出现流失现象,但其只减少了10.04万户,也是所有类型基金中流失最少的。由此看来,要想留下客户,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这也是给所有基金的启示。

责任编辑:NF050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