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钢铁之城"本溪的绿色脉动

时间:2019-12-05 11:27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曹智等 点击:
“本溪药都”工业园区内,沈阳开普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影像首席科学家邹宇,正在实验室指导技术团队进行产品试验。这家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从事CT等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打破了国外医疗设备生产企业高价垄断市场的现状。

和众多老工业基地城市类似,她曾高度依赖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历史“欠账”,让她一度被称为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痛定思痛、浴火重生。

鸟瞰辽宁本溪市区(2017年7月1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如今,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她实现山明水秀、云净天蓝。

正值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走进辽宁本溪这座“钢铁之城”,探寻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以生态保护为杠杆推进振兴发展的绿色脉动。

穿过本溪的高速公路(2017年7月1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不与老产业“同流合污” 守望新绿水青山

20世纪70年代末,本溪。600多根大烟囱向天而立,大量工业企业带来重污染,城市上空终日烟气弥漫。

“当时的本溪有130多家重点厂矿,80%以上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本溪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佟军回忆说,“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座城市的工人们曾引以为豪:工厂点火冒烟,是生产兴旺的标志。”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令人自豪的产业渐成过剩产能。城市往哪里去?生态环境怎么改善?这座矿藏丰富的老城一度彷徨。

“过去的老路走不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努力探索,走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道路。”本溪市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本溪市按照“生态立市”的发展思路,打响“青山、蓝天、碧水”三大保卫战,告别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对污染环境行为加强治理。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本溪市将全市230台燃煤锅炉全部取缔;生产锅炉等一律改用天然气、电能等清洁燃料;为保护全省重要饮用水源地桓龙湖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当地关停大型旅游景区、游船码头,取缔19处库区养殖网箱2276个,面积达33万平方米;为有效落实河长制,本溪市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厂矿企业周边的重点河流,了解水质情况和企业排污,“一河一策”,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企业持续完善环保治污设施,推进节能减排。2016年以来,本钢集团累计投入资金64.46亿元,推进环保工程等治理项目建设,实施207项重大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

本溪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南芬露天铁矿,其中的北台铁矿区从160多年前的清代就开始采矿。经过百年开采尤其是日伪时期的掠夺性开采,这里形成巨大的采矿坑和寸草不生的排岩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甚至威胁到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一到汛期,附近居民住的房屋大量积水,老旧房屋随时可能坍塌,我们就要挨家挨户组织群众转移。”平山区矿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冬梅回忆说。

近年来,本溪市累计投入2.86亿元用于147户、478名居民搬迁安置、矿山修复等,共治理矿山面积52公顷。

今年71岁的社区居民衣修志如今已和老伴孟丽娟搬迁进新居,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提到现在的居住环境,他高兴地形容为:“放眼满山披绿,举目遍岭铺毡。”

如今的本溪市,是辽宁省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首批绿色发展优秀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5%,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全省持续名列前茅。 今年1-10月份,本溪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67天,达标率87.8%,全省排名第2。

本溪市桓仁县的乡村风光(2017年10月1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曾经卫星“看不见” 如今游人“看不够”

春有钟乳石溶洞,夏有大雅河漂流,秋有关门山红枫,冬有汤沟冰雪温泉……如今的本溪市,已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目的地。这座曾经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成了“驴友”们看不够的“网红”城市。

从“看不见”到“看不够”,一字之差,折射的却是这座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

一场瑞雪过后,本溪市桓仁县境内的枫林谷景区进入封园整修期。枫林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万亿正带领员工研究在园区内建设冬季冰雪旅游项目。

“可以考虑搞一些室外的冰雪游乐场和汽车露营地,一定要搞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万亿和员工们展开讨论。

桓仁县共有8家国有林场,干部职工560人,天然林禁伐政策实施以来,林场职工收入大幅减少,林场运营陷入困境。近年来,当地通过股份制改革,开发建设枫林谷景区,如今,景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500万元。

“现在员工的收入要比以前翻一番。以前是卖资源,现在是卖风景,谁也没想到,靠着这祖祖辈辈守着的大山里的风景,能养活8个林场的员工。”万亿感慨地说。

初冬,本溪县观山湖景区,5700余亩的水面烟波浩渺。

随着旅游进入淡季,景区正组织职工进行设备维护、环境清理工作。几年前,这个以卖水资源为主要收入的水库还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

“严重时拖欠员工的社保、医保、养老金,这么多员工,全靠卖水,能卖多少钱?”关门山水库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孙洪阳说。2016年开始,这家国有企业通过与民营企业进行合营,打造观山湖旅游景区,很快,企业便扭亏为盈。如今,历史欠账补上了,员工的工资也大幅上涨。

“原来没考虑过搞旅游,现在看来,绿水青山真是金山银山。”孙洪阳慨叹道,如今,生态保护已成为企业上下的共识。为了保护景区环境,所有的厕所均改造为环保厕所,游船改造成燃气动力型,原本承包出去搞网箱养殖的水面也陆续收回。

据了解,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本溪全市共接待游客38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9亿元。

本溪市区至桓仁县的铁路(2017年10月1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深山里绿色产品 走向国际大舞台

好生态换来好风景,好风景引得客商来。

旅游业远近驰名,本溪以此为媒,架起一座本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化的“绿色通道”。

本溪县南甸镇武兴农牧场的生产车间里,金黄色的小米在流水线上轻快跳动。经过脱壳、筛选、除尘、包装等环节,这些小米将从大连登船,运往加拿大。

农牧场厂长武佩坤讲起本地小米漂洋过海的故事,颇为自豪:几年前,本溪旅游名气渐大,一批加拿大游客到当地赏枫。其中一位是加拿大一家大型商场的采购经理,无意间品尝到当地产的小米,赞不绝口。第二年,这位客商再度来到本溪,签订了小米订购合同。

“现在除了小米,他们正和我们接洽,准备大批量采购我们本地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武佩坤说,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他已吸收了1500名农户、36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他的农牧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本溪桓仁地处长白山南麓余脉,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小城是有名的“中国山参之乡”。

入冬后,参农们陆续把收获的野山参送到桓仁东北参茸城,由商贩收购后销往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山参播种后,要经过至少15年的生长才能成材。55岁的参农庄国利说:“山参对土壤、水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很高,良好的生态是山参成长的必要条件。”

目前,桓仁山参的种植规模高居全国首位,山参干品年产量达3吨左右,年产值达21亿元。全国七成山参干品出自桓仁,小小野山参,使近10万人实现了发家致富梦。

“本溪药都”工业园区一角(2017年8月24日摄)。 新华社发

医药产业探新路 循环经济助节能

“本溪药都”工业园区内,沈阳开普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影像首席科学家邹宇,正在实验室指导技术团队进行产品试验。这家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从事CT等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打破了国外医疗设备生产企业高价垄断市场的现状。

走在工业园区内,虽然有上百家医药企业云集于此,但天蓝水碧,环境宜人。“园区建设了统一的污水处理厂,企业生产都安装了污水、废气在线监测装置,我们每年也都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上海绿谷(本溪)制药有限公司安保部副部长赵秀凤说。

发展新产业的同时,本溪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溪湖区是本溪市资源型老工业城区,多年产业发展堆积了大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总储存量保守估计有20亿吨。

为解决这些历史“包袱”、变废为宝,溪湖区一方面推动传统产品升级换代,使铁粉往高纯铁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废旧资源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溪湖区国内首家“全国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48米跨度的现代化厂房里,分拣破碎设备中正在对回收的废旧钢铁做集中破碎、挤压处理。各类废旧钢铁材料被处理成统一规格的钢铁原料,送回到钢铁厂重复使用。

“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废旧钢铁回收利用会大大减少矿山资源的开采,对于节能降耗、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对本溪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尤其重要。”本溪市政府负责人说。

不久前,本溪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

“未来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形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决不能再走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老路。”本溪市委书记姜小林深有感触地说。(记者:曹智、邬焕庆、张非非、熊丰 、孙仁斌、李铮)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