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十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家谈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新华社记者徐壮 职业教育专业更新幅度超过70%、高职学校招生人数接近翻倍、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年均增长8.6%、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在海外建立25个“鲁班工坊”……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斐然。 从明确职业教育定位职责,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从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助力“人人成才”,到服务“人人出彩”,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 定位职责更明晰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是在天津举行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闭幕式上拍摄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2022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十年来,党和政府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对职业教育关怀备至。 从2014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到2021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时代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论断。十年来职教领域的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均围绕此展开。”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天山说。
这是在天津举行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上拍摄的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2022年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教育体系更完善 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设计构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职业学校体系、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开展学徒制和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应新的职责使命,十年来,我国始终把构建完整体系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与逻辑主线。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谈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不可能离开职业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看来,经过十年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 如今,中职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专科高职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职业本科教育牵引力持续增强。通过职业教育,我国正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石家庄市井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2022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层次结构更加完整。”邢晖举例道,“中职和专科高职教育不再是学历终结的教育,不仅可以直接衔接,还能与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贯通起来。职普融通、育训结合、学分银行等,加宽加长了学生成才之路,更好满足学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继续发展有基础、创业有优势’。” 类型特色更鲜明 今年5月1日,酝酿已久的新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首次以法律形式被明确。 “明确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曾天山认为,职业教育实现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老师带领韩士兰(右一)和其他留学生进行实训操作(2022年7月29日摄)。今年38岁的韩士兰来自埃塞俄比亚,3年前,他来到天津,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立足实用性特色,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强调开放性特色,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深耕专业性特色,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十年来,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不断优化,成为职教领域重大成就之一。 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了30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了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49万个,现代学徒制项目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余学生(学徒)。 “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办学模式,有利于产出更多实用人才、提升劳动者技能、满足企业需求,达到多方受益。”和震说。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建筑金属构造项目工匠班助教胡敏在进行火焰切割(2022年4月26日摄)。她在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竞赛中荣获金奖;2021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凸显 办好职业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和震认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坚实条件;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提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现有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十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车组驾驶与运用实训演练(2022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为技能型社会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不可或缺、不可替代。”邢晖说。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职业教育中心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影视后期剪辑(2021年5月24日摄)。新华社发(郝群英 摄)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十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2022-10-06 14:11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徐壮 点击:
次
——专家谈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为有源头活水来——云南守护好珠江上游生态屏
秋高气爽,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的万峰湖碧波荡漾。刘超像往常一样,在...
- 十年来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
——专家谈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梅玫: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
这是一些曾经“迷途”的未成年人写给一位检察官的信。对他们来说,这位检察官不仅有威...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西藏:倾力描绘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
- 喜迎二十大丨甘肃:抢抓机遇绽新颜
陇原儿女新征程锚定新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收获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甘肃:抢抓机...
- 喜迎二十大丨宁夏:让塞上江南更美好
塞上儿女凝心聚力向未来,在共创幸福生活的奋斗中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宁夏:让...
- 为有源头活水来——云南守护好珠江上游生态屏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