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山西>文化>

风筝,山西两千多年前就在“玩”

时间:2017-04-08 12:11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未知 点击: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山西人也喜欢春天放风筝,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娱乐和热闹,更因为这是一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

据说,古代放风筝很讲究,可以把不幸、灾难、烦恼等都放走。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山西人也喜欢春天放风筝,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娱乐和热闹,更因为这是一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

    赵简子修晋阳城、放风筝

    提起风筝,可能人们只知道北京、天津和山东潍坊三个地方的风筝名气大。其实,咱们山西的风筝也丝毫不逊色,比如太原晋源风筝和运城风筝,那才叫个迷人,放飞天上,风姿绰约。
    在山西历史上,这两地的风筝故事还是很有趣的。
    先说说风筝。最初,风筝不是纸做的,而是木头做的。春秋战国时,墨子研究试制了3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鸢,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这只木鸢便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后来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有记述: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3天之久。这是现代高科技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做到的。风筝开始常被作为军事工具,用在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中。史料说建筑大师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晋源风筝在打仗中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春秋时期,晋国公卿赵简子在晋阳修筑城墙,用了3年时间。城周长约4里,墙基用大块青石砌成,城墙用夹板夯土修筑,墙内添加了类似于芦苇、野草、荆条之类的植物。墙有一丈多厚,高约4丈。城四周挖了壕沟,好像一道屏障。宫室建筑的柱子花了大血本,全部是铜铸。这么做,一为坚固,二为备战。当时晋国规定,卿大夫不允许有武器,否则犯灭族之罪。但为了防备不测,赵简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这个办法,一旦有人攻打晋阳,荆条之类的植物可以做箭竿,铜柱熔化后可以做箭头。建成后的晋阳城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在每场战事中,为了使晋阳不至于成为孤城,那么摸清敌方虚实,熟知外界情况以及用计需要明确风向等情报尤为重要,当时的风筝就派上了用场。赵简子命当地的智氏、赵氏、韩式、魏氏、范式等制作风筝的专家在一起研讨,做了不少各式各样的风筝,放出去迷惑敌人打探军情。一架好的风筝通常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从构思、选材、削条、扎制、裁剪、试飞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工艺严格,飞行性能要求很高。晋阳风筝在军事上的作用好比现代原始的无人侦察机,造价极低,却成为当时重要的空中侦察装备。工事加上风筝,让晋阳古城一度固若金汤。
    晋源有着先有晋阳后有汉唐的文化背景,它托起了汉唐盛世,成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景之治”的重要发祥地,唐太宗李世民、汉文帝刘恒,诗人白居易、王昌龄等都在这里生活过。估计他们和风筝的渊源也少不了,虽然正史记载零星。
    唐朝,风筝依然被用于军事,比较有代表的一个事件是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了联系。当时田悦也发现了飘过营房上空的纸鸢,也知道是城内传递军情,赶紧找来“善射者”,但纸鸢飞得“高百余丈”,根本无法射落。可见,风筝的军事价值在古代极高。

    唐宋以后,玩风筝成瘾,没了火药味

    风筝在唐朝还用于娱乐,先是被王公贵族把玩,后来传到民间。从很多唐诗中可以看出来,当时风筝制作和放飞极为盛行,风筝交易也很火爆。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纷纷到户外踏青,放飞风筝。
    宋时,放风筝更成为时尚潮流,全民都参与。市面上出现了专门制作风筝的手工作坊和巧手的艺人,极大繁荣了文化市场。明清时期,晋源风筝的发展达到鼎盛,大致有四类:硬翅类、软翅类、龙类和板子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其中也有晋源风筝的痕迹。
    运城风筝在山西历史上也非常出名,相传源于尧舜时期的农事需求,比“墨子造”“鲁班造”还要早,不过当时只是有点风筝的意思,没有成型而已。运城风筝采用本地野生的藤条、竹子、高粱秆、芦苇、麦秆做骨架,用当地的麻纸、拂尘纸蒙面;造型上采用板子、硬翅、软翅、串式等骨架形式;内容上体现了典型的河东民俗特点,如舜帝、关公、凤凰、龙、大象、鹳雀等,色彩上以红、黑、绿、黄为主,多用传统染色。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筝面料逐渐被纸张代替,放风筝则逐渐成为河东民间节气的重要活动之一。

    放风筝就是“放邪”

    春天,放风筝,一般人只知道是文化娱乐活动,但在山西,古代还包含着一项古老的习俗——放邪。风筝是古人避邪的一种护身符。
    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极不发达,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便祈求天赐好运。这种心理表现在放风筝上就是“放邪”。放飞者可以把自己上一年的不幸、烦恼和灾难写在风筝上,风筝升空后有意扯断或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飘走,这样也就把“邪气”放走了。那时候,放风筝重在放邪,不管风筝如何玲珑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否则交不到好运。不像我们现代人纯粹就是玩乐,一个风筝要放好多回。在吕梁、盂县等地方,放风筝的大多是孩子,田间街头广场,随处可见孩子们时而牵线奔跑,时而仰首远望,传说放风筝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直到今天,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大人们就催促自家孩子外出放风筝,风筝线要准备得足够长,放得越远越好。

本报记者 郭志英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