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山西>文化>

《大同外长城西线》

时间:2017-05-02 10:20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 佃玺 点击:
拒墙堡,筑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二年(1574)砖包。堡周1里8分,高3丈6尺。明时有守备驻守,边墩17座,火路墩3座。
  一,新荣
        拒墙堡,筑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二年(1574)砖包。堡周1里8分,高3丈6尺。明时有守备驻守,边墩17座,火路墩3座。
      助马堡,筑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4分,高3丈8尺。明时有参将驻守。边墩25座。
       破鲁堡,明时称破虏堡,此堡建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2分,高3丈5尺,明时驻操守,分管火路墩5座。
       新荣区境内 的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为嘉靖十八年(1539)筑,被称为“内五堡”。
        镇羌、破虏、灭虏、威虏、宁虏等五堡,当时称“外五堡”。
        拒墙、拒门、助马、保安、得胜五堡,因建筑在边墙外围,故称“塞外五堡”。
 
      二, 左云  
        左云县北隔长城与内蒙古接壤,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北边城,是由山、陕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起始地带。县境在群山环绕之中,仅中部与东北部地势较缓。
      左云县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镇朔卫于此。永乐七年(1409)徙大同左卫来治,城砖砌。正统十四年(1449)又徙云川卫同治,合称左云卫。
      清雍正三年(1725)改左云卫为县。城周11里3分,高4丈2尺。明时驻兵备道、副总兵,分边13里9分,边墩24座,火路墩49座。本城东蔽镇城,西控右卫,联络沿边诸堡,实为大同西部重障。
        保安堡,西有一座高大的砖砌敌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1里3分,高3丈7尺,开东门一处。明时驻操守,边墩15座,火路墩4座。今残存夯土城墙。堡南有一砖砌四层小塔,为明清遗构。
       威鲁堡,明时称威虏堡,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2分,高3丈8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边12里3分,边墩16座,火路墩8座。今堡虽毁,四周围墙均有迹可寻。
      八台子,台为圆形、方形两种,方形墩底约10米见方,台四周尚有约20米见方的夯土围墙。据《左云县志》统计,全县有火路墩132座,筑于高台,彼此相望,至今巍然屹立。
      宁鲁堡,原名宁虏堡,北至边墙2.5公里,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周2里7分,高3丈7尺,明时驻守备,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开南门。现墙体包砖已拆除,土墙较完整,左(云)凉(城)公路从堡西南北穿过。
      镇宁楼,于河东坡之下,河床处原有镇宁口。此楼保存较好,由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券拱门石框上原雕有花饰,今仅存局部,楼分上下两层,下层由南门进,有梯道可通上层。上层东西各4箭窗,北有3箭窗,南有2箭窗,中开小门。楼为回廊结构,今已坍塌。残存瓦片瓦当。镇宁楼的长城内侧,现存一座50米见方的黄土夯筑的围城。该城南墙上尚存一座砖券拱门,以通内外。
       摩天岭,这段长城尚存2~4米不等的残址。由摩天岭山起左凉公路与长城并行至十二窑村,这段长城存高不超过2米,呈土埂状。过十二窑村,公路从长城西北分行,自二十边村向西北约2公里,出左云县境,进入右玉界。这段长城土墙仅高1~2米,残损严重。(2017.4.25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