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山西>文化>

80年倏忽而逝,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初心不改

时间:2017-05-11 12:20来源:光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我们将为社会各界带来阅读的快乐,真正把书店打造成为中国最美红色书店、延安红色文化地标与旅游名片,为延安市推进‘全民阅读 书香延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姚福明说。
来争当第一批游客。在延安老百姓的记忆里,大家都和新华书店有着难忘的故事,对它都怀着深厚的感情。

  记者在“儿童阅读主题公园”看到,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或蹲或坐,认真阅读。阅读区的红沙发上,座无虚席,每个位置都有人捧着书。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记者,红色书店给孩子们提供了舒适的阅读场所,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新的好去处。

  据悉,开业首日,书店营业额超过9万元,图书销售额6.4万元,到访人数近万人次。“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这是我在新华书店工作2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延安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总经理姚福明的印象里,顾客怀抱一大摞书排队买单的情景,只有当年卖教材教辅时才能看到。

  “我们将为社会各界带来阅读的快乐,真正把书店打造成为中国最美红色书店、延安红色文化地标与旅游名片,为延安市推进‘全民阅读 书香延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姚福明说。

新华书店:无可取代的文化地标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太阳挂在宝塔山,延水弯弯在眼前。我们在这里工作,把革命的种子撒遍人间……”1937年4月,新华书店在延安诞生。员工们唱着这首《新华书店店歌》,翻山越岭,冒着战火,把进步书刊送到读者手中。

  80年风雨兼程,新华书店这支带着“红色基因”的出版发行队伍,不仅把革命的种子撒遍中国大地,而且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出版发行网络。一间小小的新华书店,或安身于繁华都市,或远处于边陲小镇,都寄托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留下了许多改变读书人命运的故事。

  80年倏忽而逝。市场经济来了,数字阅读、电子商务来了,遭遇过质疑、经历过阵痛的新华书店,守护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初心,也未曾停止探寻新路的脚步。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浴火重生的新华书店仍然是无可取代的文化地标。

80年倏忽而逝,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初心不改

湖北襄阳,孩子们在新华书店九丘书馆翻阅书籍。杨东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搭建阅读之桥

  1994年11月13日,北京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一隅,王府井书店里播放着《友谊地久天长》。第二天,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新华书店就要拆迁,读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与它告别。当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国不少新华书店网点面临拆迁、倒闭的困境。

  2000年9月26日,阔别6年之后,王府井新华书店又回来了。寸土寸金的“中国第一街”,需要这样一间虽然没有可观利润却有可观价值的书店。

  “在全民阅读的推广中,新华书店始终是重要的渠道和平台,像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每年的读者客流量都在八九百万人次。”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湛军说,新华书店承担着一部分图书馆的功能,对阅读推广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一些偏远地区,新华书店肩负着更为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地处燕山山脉的北京怀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华书店的店员们翻山越岭为读者送书,“背篓书店”全国闻名。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新华书店的店员们每年都是通过一条索道,把课本送到怒江对岸的村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庄严承诺坚守了几十年……

  “新华书店不仅是读书识字、文化启蒙的平台,更是打开文化视野、引入现代文明的窗口,在中国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说,通过提供出版物、搭建阅读桥梁,新华书店为中国人打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80年倏忽而逝,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初心不改

江苏南京,市民周末在新华书店里扎堆阅读。方东旭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擦亮金字招牌

  4月28日,占地800多平方米的长沙新华书店国际儿童馆开门迎客。这家儿童体验式书店,不仅有15000多种少儿图书供读者选购,而且设置了亲子阅读、阅读讲座、互动交流、手工制作等区域,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畅游书海,可以聆听“新华姐姐”讲述有趣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动手完成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

  曾经,新华书店给人们留下了不易抹去的印象:红底白字的统一招牌,中规中矩的书架,昏暗的灯光,安静而略显沉闷。现在,背靠着“新华书店”这块有80年历史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新华书店像长沙新华书店国际儿童馆一样,灯光更柔和,座椅更舒适,阅读的氛围愈加浓厚。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卖场,而是成为以阅读为主题的城市文化中心。

  在黑龙江黑河,走进由新华书店改造而成的普希金书店,就能看到一个小型舞台,中俄文化交流展演经常在这里举行;在浙江杭州,新华书店解放路店的“悦览树”书屋是当地第一家24小时书店,热爱阅读的文艺青年常常聚会于此……

  “2016年,福建的鳌峰坊书城、鼓浪屿旅游书店、永定土楼读客书屋等15家新华书店卖场完成了新建或改造升级,颠覆了几十年来传统新华书店的形象。”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吴志明介绍,为了实现“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的目标,未来几年,福建将有100多家新华书店卖场升级改造,力争成为优质社会文化公共服务平台。

  “传统的新华书店就是一个卖书场所,但在未来的城市文化体系中,新华书店不能仅仅扮演图书销售中心的角色,更要成为城市的文化休闲中心,甚至是城市的创意集聚中心。”尹昌龙认为,“未来,新华书店要发挥创意引领、文化休闲的作用,打造创意激荡、汇聚、展示中心,帮助人们培养创意与想象力,实现‘积极休闲’和‘能动生活’。”

  插上互联翅膀

  2016年“双十一”,四川新华书店系统旗下的“文轩网”单日销售突破1.5亿元码洋,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电商平台图书销售冠军。

  当古老的纸质图书遇上最时髦的信息技术,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纷纷尝试产业转型。除了“文轩网”,浙江的“博库网”、河南的“云书网”等颇具影响力的网站陆续上线运营,几乎每个省级新华书店都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

  江苏省内的新华书店全部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流行的移动支付平台,不少门店还覆盖了无线网络信号。浙江省新华书店的微信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已经开设了90多个微信公众号,积累粉丝80余万名,成为实体书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

  “互联网对于新华书店既是挑战,更是实现产业转型的机遇。”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茅院生说,联合全国新华书店、著名出版机构共同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新华书店网上商城”正成为全国新华书店人的共同期待,“新华书店的门店和仓库遍布全国,通过‘互联网+’将这万余家新华书店门店串联起来,既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又能够减少平台开发、市场运营、支付配送等支出,节约了成本,也能满足读者一站式购书的需求”。

  在茅院生的设想中,未来的“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连接的不仅是全国的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而且还有各公共图书馆,能够帮助读者借书、还书,“读者通过平台上的家庭图书馆功能,只需扫描家里图书的书号,就能建立自己的家庭图书馆。阅读之后,读者还能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坚守精神坐标的80年

作者:刘彬

  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伴随着亿万中国读者从孩提长成青年,从中年走到两鬓斑白。无论是学生的教科书、练习册,还是家家必备的字典工具书,抑或是各种经典名著,全国成千上万家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宛如一个个粮食供应站,给我们提供着精神食粮。

  从1937年初夏诞生在延安的第一家新华书店,到而今遍布神州大地乃至走出国门的数以万计的新华书店,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80年里,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新华书店和新华书店人都没有缺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华书店人蹚着冰冷的延河水,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冒着生命危险把金子般的书送到战士手中。那些珍贵的书籍,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官兵的士气,也武装了他们的思想。新华书店人跟随人民解放军,冒着硝烟第一时间冲进城市,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新华书店就落地生根,并以其星火燎原之势宣传着党的方针政策。

  在抗美援朝时期,新华书店人把从全国募集的书籍画报送到了上甘岭。那些书籍与送往前线的弹药和粮食一样珍贵,战士们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着信息,滋润着心灵。

  1950年春天,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应运而生。此时,新华书店当仁不让地承担了宣传普及工作。当魏建功、金克木等专家把《新华字典》的构想变成现实之时,新华书店同样坚守着它那“精神坐标”的使命。

  没有知识武装的头脑是可怕的。人们犹记得1977年新华书店外读者排成长龙,等候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他们渴望着用知识唤醒沉睡的大脑。那一年,停止招生十年的高考恢复了,新华书店为全国数十万青年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店里走出去的7395万本高考复习资料,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改革的春风唤醒万物。恰逢其时,新华书店的柜台上重新又摆上了《安娜·卡列尼娜》《子夜》《大卫·科波菲尔》等中外经典名著。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如久旱逢甘霖,他们太需要这一场及时雨了。可以说,新华书店是当时国民精神财富的银行,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老中青读者流连忘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世纪以来,新华书店以迅猛之势阔步前进。2006年,新华传媒通过借壳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2007年,由四川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组建的新华文轩在香港挂牌上市。2010年,湖北、江西等省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先后挂牌上市……

  从革命战争时期用背篓背书、用扁担挑书,到和平年代宽敞舒适的大小书城,新华书店人80年里干事创业,筚路蓝缕。俯首甘为孺子牛——用鲁迅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一代代新华书店人,再恰当不过。

在海外讲述中国——记纽约新华书店

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位于美国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区域,这里聚居着大量来自中国的移民。在法拉盛的主街上,一个红色的招牌格外醒目,这就是新华书店位于纽约的分店。开张近十年来,纽约新华书店不仅满足了当地华人华侨和中国人阅读中文书籍的需要,而且在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新华书店是心灵的驿站,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记忆。由于中国大陆新移民在美逐渐增多,而中文图书资源在美国又相对匮乏,开设一家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中文书店显得格外必要。在各界期待中,2008年8月1日,第一家海外新华书店在法拉盛隆重开张,让身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阅读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图书。

80年倏忽而逝,传播文明传承文化初心不改

纽约新华书店正门。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摄/光明图片

  走进书店,中国元素扑面而来,火红的灯笼映入眼帘。在占地500平方米的营业厅里,丰富齐全的图书被有序分类摆放,包括营销、管理、历史、人物、妇幼保健和养花种菜等。除此之外,书店还出售多种音像制品,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视剧、中国民族歌舞、戏曲和儿童动画片等。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还可以在这里买到笔墨纸砚和字画等。总之,置身其中,人们仿佛沉浸在中华文化的知识海洋中。

  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一位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的华人。他对这家书店赞不绝口,称它是当地最好的中文书店。据书店的营业员介绍,书店会根据顾客需求,专门从中国大陆订购图书。这样就可以保证海外华人读者享受到与中国大陆读者同步阅读的便利。

  纽约新华书店是新华书店在海外影响力的延伸。现实中,不少中国书店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水土不服”。新华书店在美国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得益于“本土化”的经营模式。

  纽约新华书店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与美国百盛公司合作开办,由当地企业负责日常运营。由于当地企业和华人员工更为熟悉和了解居民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书店能够从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迅速融入当地和打开销路。图书是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纽约新华书店是向美国介绍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