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意识是永恒主题

时间:2020-09-02 16:26来源:评论网 作者:郭喜林 点击: 242 次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此后又多次强调,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经济网2020年8月13日)。
      但是,餐饮中的严重浪费现象始终未能引起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某些国家就开始动歪脑子,准备禁止向中国出口粮食。因为,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近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口在逐年增长。这说明,虽然我们取得了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但是并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确实需要通过进口粮食弥补市场供应中的不足。所以,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需要同时引起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警惕。而且,必须牢固树立我们思想上的危机意识;而且,这种危机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绝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
     我们的经济建设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巨变大变化,包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建设星罗棋布的工厂企业,包括公路和铁路建设,都要占用大量可种庄稼的耕地。现在加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不仅庄稼地在逐渐减少,而且种地的人也在大量减少。因为,很多农民的身份变成了农民工,已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而且,许多农民的子孙后代进城上学考上大学之后已经变成了城里人。面对这样的国情,我们不能没有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的危机意识。而且,这种危机意识绝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永恒的责任与义务。拥有思想上的危机意识,才能清醒地认识到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是小事,才能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家整体战略安全的重中之重。
    记得,197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转发国务院11月24日《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时,传达了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而且,毛主席在四言诗《手里有粮》中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一代又一代的中央主要领导始终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加大反腐力度,已经有效遏制了公款消费的餐饮严重浪费现象。但是,全国各地存在的粮食和餐饮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再次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既然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指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两个“一把手”就必须以身作则,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而且,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反对浪费的法律体系。只有把反对餐饮浪费上升到法律层面,才能在反对餐饮浪费的工作中做到于法有据,才能让餐饮浪费行为受到依法严惩;只有把餐饮浪费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才能立竿见影地有效遏制餐饮浪费,并在全国上上下下形成厉行节约光荣,餐饮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新风尚,才能更有利于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为什么要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情况下树立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的危机意识。而且,才能真正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刻哲理,才能明白“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的警世恒言,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而且,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我们只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找到餐饮浪费的原因,才能制定出既有针对性又行之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而且,我们更要深刻领会毛泽东主席早在1934年江西瑞金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上所做的谆谆教导:“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而现在的现实问题是,不仅要让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人人明白才行。只有把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当成我们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才能让全国人民心明眼亮,我们的饭碗才能不受外国人的控制。有钱绝不是任何人任性餐饮浪费的理由,只有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奋发图强的革命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才能精诚团结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