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传承不妨借鉴“故宫模式”

时间:2019-03-29 11:18来源:评论网 作者:张念 点击: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件文物加一块牌子”的传统布展方式已经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文物介绍信息量太少,信息传递方式单一,很难唤起观众对文物承载历史的想象,遑论与文物之间产生共鸣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从不同角度维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出谋划策。
(3月22日中国文明网)
    五千年的时光里,中华民族为后人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珍贵历代文物,它们不仅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中国文明鲜亮的“名片”,是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都是中华历史的“见证者”和“诉说人”。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不再满足于博物馆内简单的陈列、沉静的文物以及冰冷的简短注释,博物馆正面临“门庭冷落”的尴尬处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件文物加一块牌子”的传统布展方式已经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文物介绍信息量太少,信息传递方式单一,很难唤起观众对文物承载历史的想象,遑论与文物之间产生共鸣了。
    但是,故宫这几年却凭借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漫画《故宫回声》以及文创产品《上新了·故宫》等脱颖而出,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红新贵”, 一时间“一票难求”,不得不说故宫新颖的宣传手段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故宫又年轻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沉静的文物“说话”,唤起大众对文物和文明守护的重视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我们不妨借鉴“故宫模式”,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讲文化,用文物梳理文明。
    利用新型传播技术,将博物馆与社会相融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将传统文物与流行文化相融合,把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的时代背景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打破传统博物馆中文物束之高阁和冰冷的形象,让传统文物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更加新颖的方式不断满足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文物传承要创新,就要与时俱进,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并不断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文物“年轻化”。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