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评论员论坛>

记者咋就成了访民的“兴奋剂”?

时间:2013-09-25 13:57来源:邓尤福 作者:邓尤福 点击:
领导接访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实现政府机关由被动为群众服务向主动为群众服务的转变,也是将服务的端口前移,体现了党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宗旨。媒体的介入应该受到各方的欢迎,因为它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让接访工作做得更好,也能让群众更满意。因此,

      据《广州日报》报道23日是“广州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接访日”,城管执法人员却把守大门禁止媒体进入采访。据悉,该局开展接访6年来,这是首次禁止记者进入现场。把门的执法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担心有记者在场,会让上访的市民情绪激动,进而与接访领导发生冲突”。(9月25日《京华时报》)
       领导接访日就是敞开大门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和心声。说通俗一点就是“坐诊号脉”。可该城管执法局一改往年的做法,将记者拒绝在大门之外,还居然找了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担心有记者在场,会让上访的市民情绪激动,进而与接访领导发生冲突”。笔者认为,作为新闻记者不外乎就是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曝光,还有就是对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予以跟踪监督。记者何时成为了访民情绪激动的兴奋剂?
“有记者在场,访民会激动”。 照此说法,要是没有记者岂不是天下太平?说来说去,社会上的丑恶之事以及各种矛盾纠纷都是记者惹的祸?没有记者在场,访民就不激动了,更或者说访民就没有问题了。难不成访民是吃饱了没事干,趁着局长接访的机会来唱赞歌?笔者认为,要是没有记者在场,或许访民还真“不激动”了,因为没有信息传递,访民激动与否谁还能知道。届时官方一句话“今天访民情绪稳定”,如此的接访日岂不成了新的形式主义?
         不让记者进场其实是一种官场病态。首先是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底气。当下,有的领导认为,现在的媒体时不时的会来“找麻烦”,有时甚至是在最不愿它出现的时刻,记者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有些工作中细枝末节的失误竟然上了报道的头条……。其实说到底,有如此想法的领导是缺乏面对大众的“勇气”和自身修养的“魅力”。自身耐力不够,火候不到家却怪记者煽情。
其次是害怕公众的监督。一些干部由于长期习惯于权力失控的运作,无论大事小事喜欢做“家长”,一个人说了算,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集于一身,一旦有点不同的声音就直接打压,根本上见不得有半点的指点和监督。当一个不习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官遇到号称“无冕之王”的媒体记者时,大家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结果。
       再就是形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对待群众的事情总是得过且过,对待信访总认为是走过场,是为了应付文件要求,应付上级检查,个别领导甚至如一座菩萨亮亮相,摆摆POS就结束。群众来了多少,反映了些什么问题,哪些是沉积的问题,哪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解决有困难等等,却是概不知晓。如此轻飘飘的来,忽悠悠的走,能给群众解决啥?群众次次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归,久而久之,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因此受到削弱,党的执政根基岂不受到动摇?
       领导接访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实现政府机关由被动为群众服务向主动为群众服务的转变,也是将服务的端口前移,体现了党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宗旨。媒体的介入应该受到各方的欢迎,因为它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让接访工作做得更好,也能让群众更满意。因此,笔者认为,访民的情绪是否激动与记者无关,应该与主管部门及领导是否作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