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评论员论坛>

坚决杜绝“为官不为”

时间:2017-10-20 11:4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许谨谦 点击:
坚决杜绝“为官不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革除积弊、弘扬新风的巨大政治魄力和惩治腐败、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民众对反腐倡廉的信心空前高涨,舆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赞誉前所未有。
      坚决杜绝“为官不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革除积弊、弘扬新风的巨大政治魄力和惩治腐败、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民众对反腐倡廉的信心空前高涨,舆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赞誉前所未有。然而,在令人鼓舞的反腐形势之下,有的党员干部在感叹“为官不易”的同时,抱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消极心理,当官不作为,守土不尽责。这种“为官不为”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为官不为,反映出有的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缺失。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福利减少了、行动不自由了、用权的紧箍咒多了、违规的成本变高了,既然“为官不易”索性就“为官不为”;有的人想着风声紧、动静大,干脆躲一躲、收一收,“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信奉为官少为;有的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的各项作风规定玩变通、穿“马甲”、打折扣,自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专门“另搞一套”,为官乱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贪污腐败往往难以容忍,但对疏于职守、不担当不作为者的监督批评却失之于宽。而事实上,后者对一个单位、地方发展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前者。不担当、不作为就像一剂传播性极强的慢性毒药,一旦蔓延开来,就会深入侵蚀到单位或部门的肌体,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刻,时不我待。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必须进行改变,一些官员不与时俱进,不主动适应,在岸上观望,以“没办过”“不会做”来为自己的懒惰作挡箭牌。在行政新常态下,有的官员错误地将简政放权理解为什么事都推给市场,当起甩手掌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办的事不办,该担的责任不担,贻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如此这般,其实也是一种消极腐败。
若想彻底杜绝“为官不为”现象,笔者认为,还是要在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加强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从两端发力,让那些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善做善成的干部有舞台、有地位、有奔头,让那些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庸庸碌碌的干部受到警示、得到惩戒、遭到淘汰。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突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实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真正识别出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并予以大力提拔重用;对怕出事、不干事的太平官予以问责和坚决调整,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