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评论员论坛>

精神文明在于身体力行

时间:2017-11-22 16:2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唐小凤 点击:
精神文明建设在于身体力行。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座城
      11月17日上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执意请二老坐到自己身旁。这一细心举动,让黄旭华、黄大发二老深受感动,更让无数网友感到暖心。有网友表示,上行下效,希望我们这个民族曾丢失的美德,一个个都能找回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给我们上了一课,告诉我们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古人尤其讲究礼仪,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留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谈。精神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应该延续下去。上世纪八十年代,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等陋习,以及媒体披露的出境游陋习等,凸显国人精神文明状况堪忧,精神文明建设捉襟见肘。精神文明建设不容小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且,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硕大成果。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的召开让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先进模范变得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社会引领,发挥着榜样的力量。如今,全社会的正能量更加充沛,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件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贯穿于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渗透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精神文明是抽象的,是虚的,它必须依附于实体的载体和形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是要虚功实做,创新载体和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让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大力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餐桌文明。30字的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倡导旅游文明。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推良好社会风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印发,助推形成良好党风、政风、家风。
     精神文明建设在于身体力行。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座城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