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党政建设>

心里有百姓,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时间:2019-07-22 11:14来源:人民网 作者:沈泉池 点击: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桂林。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发布关于表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决定,其中,广西贵港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黄桂林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黄桂林的心理装着百姓,14年来,她写下信访日记数十万字,跟信访群众一起交朋友,一同流泪,一同送别亲人,实现案结心结同步解决,协调处理信访案件达1000多件,200多面锦旗见证了她的赤子情怀。

“别人做不来的事,我来做了”

2011年冬天,贵港市政府对市中心城区爱民路一带“双违”进行整治,150多间“双违”建筑房屋被依法拆除。

房子被拆后,部分群众集资每天杀一头猪,集体吃饭,还筹划组织集体上访,事态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这紧要关头,黄桂林来了。

早在2004年底,市委组织部将她调任市信访局副局长时,郑重地跟她说:“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

黄桂林到港北区“双违”现场了解情况

“老周,听说你喝酒很厉害,今天我想看一下你酒量到底有多大?”带着组织的信任,黄桂林提着两桶米酒,每桶20斤,单枪匹马“赴会”。

这架势一下子就把现场镇住了。“讲着咱壮话,穿着朴素,讲话随和,不像是来做工作的,倒像是来走亲戚。既然是上门的亲戚,我们就招待。”黄桂林就这样进了群众的“家门”。

 “这位是老董,那位是老廖,过去那位是老宋……”连续两天,黄桂林每天都提两桶米酒过来跟大家喝,只字不谈工作。

两天后,黄桂林跟这些信访群众成了朋友,大家互相交换了手机号码——他们都是哪里人,住在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还有没有住房,建这些房子投了多少钱……黄桂林都一一记在心上。

朋友交了,情况也摸清楚了,黄桂林开始着手帮助信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协调民政部门和港北区政府先向困难群众提供帐篷,协调房产部门解决三年的廉租房,推动解决群众的经济补偿……

期间,黄桂林下访群众33次,召开协调会13次。

这个轰动一时的“双违被拆除”群体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群众顺利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

黄桂林到港北区了解“双违”情况并做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之所以上访是因为在老百姓心里还坚守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们相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通过协调处理这件事,黄桂林强烈感受到,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作为信访干部就要走进群众中,和大家一起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别人做不来的事情,我来做了;能够为党和政府分忧,能够帮群众办成一件件实事好事,再苦再累都值得!”事后,黄桂林升任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

她说,面临的难题更多了,责任更重了。

“只要心里有百姓,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信访工作素有“天下第一烦”“第一难事”之称。但黄桂林进了信访门,就决心当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架桥者”。她常说,“只要心里有百姓,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赵某某是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人,2005年从部队转业安置到贵港市市直某学校做管理人员。2014年,在清理“吃空饷”期间,赵某某因长期旷工被辞退。2016年一天,赵某被人发现晕倒在路边,送医后不治身亡,经诊断为猝死,遗体一直存放在市殡仪馆。赵某某去世后,家属多次信访,属于“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

2018年7月,黄桂林带专案组两赴湖南赵某某老家协调会商。

“你们有6个兄弟姐妹,我也有6个。”凌晨2点,终于轮到黄桂林讲话。她说,“平时,姐妹有个感冒发烧,我们都要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如果住院,大家还要想办法一起筹钱渡过难关。如今,你们老弟突然去世了,怎么不难过……”说到动情处,黄桂林哽咽了,现场大家都哭了起来。

2018年7月黄桂林带队赴湖南省郴州市专题协调信访案件

“黄局长讲这话像个大姐。”黄桂林讲完后,赵某某的一位哥哥站起来说话,“这样的领导干部我们愿意跟她谈”。

黄桂林马上趁热打铁,一壶普洱茶、一壶绿茶,与赵某某的两位哥哥继续聊,谈生活不易,谈人生得失,这一谈就一个通宵。天亮的时候,群众的心亮了,气顺了,思想也通了。7月30日,信访人签订了协议书。

“像赵某某一家这样的平民百姓,生活不易,碰上一些突发事故和实际困难,难免有些情绪波动,但是只要相信他们不是故意要作对,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黄桂林深情地说,“带着‘信任’做信访,群众才会真正接纳你,把你当成一家人,通情达理地反映和解决问题”。

“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十几年的信访工作历练,让黄桂林对“做信访就是做信任”这句话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悟,对群众的信访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关键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评判诉求。“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黄桂林把群众信访的每一件事都挂在心上,印在脑海。从2006年开始,她坚持每天写民情日记,至今已累积有20多本超过10万字。笔者随手翻看一本本字迹工整的日记,上面的一些内容用红笔或黄笔标注,有情况介绍,有法规佐证,还有经验总结。

群众赠送给贵港市信访局的200多面锦旗

正是这一本本民情日记,促使当地一系列信访工作改革措施陆续推进、落地生根。律师参与接待上访群众、信访公开听证评议、诉访分离等均在广西率先推出。其中,“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分离协调机制”项目还获得“首届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

2006年黄桂林回老家过春节,她的家公,一名当了40多年教师的老人阅读着儿媳妇黄桂林递过来的民情日记,来回踱步,用毛笔书写下了一副对联“爱岗行道义,敬业写春秋”,这个对联贴在了家里正厅堂。

老人语重心长地对黄桂林说:“孩子,你这工作非常有意义,也是修功积德之事,干好了老百姓都会感谢你,也会永远记住你的好的,你要好好的干。”如今,这副对联经过装裱后挂在黄桂林办公桌正对面,一抬头,长辈的勉励就历历在目。

带着信任做信访,黄桂林坚信,党和政府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就在平凡琐碎甚至有些棘手的信访工作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