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节过得更有“仪式感”

时间:2018-04-06 16:24来源:评论网 作者:孔德柱 点击:
春和景明,清明将至。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认为,要用心去感受清明节的“清”和“明”,才能让清明节过的更有仪式感。
        春和景明,清明将至。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认为,要用心去感受清明节的“清”和“明”,才能让清明节过的更有仪式感。
       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辛勤劳作过程当中,对大自然物候现象和节气规律的一种把握和运用。民间流传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清明一到,随之气温升高,万物复苏。抓住了清明这个“节令”,就抓住了春耕的大好时节。
     随着节日的演变,缅怀先烈、祭奠先祖、告慰先人是清明节最明显的表达特征。据史料记载,晋文公为纪念曾割肉以饲、宁被烧死也不愿伴君的介子推,将其祭日定为“清明节”,以彰其品质高洁。对于很多漂泊在外的上班族来说,清明节何尝不是一种追溯自己精神源头的寻根之旅,正如一句谚语所说那样“再美的风景也赶不上回家的路”。每逢清明,不论相隔多远,总要一家团聚,长辈带上晚辈,一家老小虔诚恭敬的踏上清明祭扫之路,为的是寄托哀思、追忆先人,给人们一个怀念与感恩的机会,一个在缅怀过程中珍惜当下的情怀表达。
      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地区在清明祭扫的过程中“变了味”:有的借祭祀之名,行攀比之实,祭品越烧越多、鞭炮越放越响、排场越来越大;有的借扫墓之机,礼尚往来,联络感情、拉拢关系;还有的乱丢乱扔、乱烧乱放,扫了一个墓,污染了半座山。如此这般,丧失了清明节本该有的仪式感,起不到缅怀先烈、祭奠先祖、告慰先人的哀思之情,还有可能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的影响。
    让清明节过得更有仪式感,就应该时刻牢记“清”“明”,即:在清楚明白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基础上过一个清清白白的节日。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变,牢固树立文明祭祀、生态祭祀、绿色祭祀、厚养薄葬的祭祀观,彻底转变铺张浪费、盲目攀比、搞其他名堂的“歪风邪气”,让清明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成为后人对前人的情感寄托、家族血缘的价值认同和缅怀英烈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要完善节日期间配套公共服务,以清明节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把家训家风、民族文化、爱国主义等教育寓于祭祀活动当中,在大力宣传文明祭祀、潜移默化改变市民观念的同时,不妨定期、定点安放祭祀桶,建造祭祀池等,用提高节日公共服务水平来补足人们祭祀传统习惯短板。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