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免责”不靠谱

时间:2018-02-23 12:05来源:评论网 作者:王媛 点击:
酒桌上的“责任”,需要每一个酒桌上的人共同承担。让聚会既“尽兴”又“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近日,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喝酒免责承诺书”在网上热传,承诺书称参与聚会的人如果因为酒后造成本人和他人的一切后果,责任由自己承担,跟他人无关。虽然春节假期刚过,但亲朋好友之间少不了聚会喝酒,这种承诺书会有作用吗?北京青年报记者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他们表示如果真的因为喝酒出了事,这种承诺书很有可能无效。(2018年2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酒文化始于古代,属于餐饮文化部分之一,由于中国的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饮酒文化也伴随成长并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其中,中国酒桌文化有以下特点:劝酒及以多为荣。到了酒桌上,酒就不是你自愿在喝,而是别人在强迫你喝。这样的酒桌气氛就很不好,给人造成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而何为“以多为荣”?就是指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会被挤兑,“你不行啊。你看某某某多能喝,多够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够意思。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劝酒、以多为荣的情况在逐渐好转。很多聚会已经不实行劝酒制了,只是把喝酒当成调节气氛的产品,绝不强迫别人喝酒,让喝酒者自己掌握喝酒的“度”,能喝多少就喝多少。虽然劝酒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酒桌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酒后坠崖身亡,这样的情况酒友也需共同承担责任;醉酒死亡的,同饮者需要进行赔偿;法律还规定了,亲朋好友间相互请客吃饭,如果忽视对亲友的安全保障义务,没有及早提醒注意,甚至积极劝酒,则对亲友酒后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过错责任。正因为出现了这些情况,所以才导致网上流行起来一种方式,就是喝酒前签“喝酒免责承诺书”。
    “喝酒免责承诺书”真的能免责吗?签了“喝酒免责承诺书”就真的能够放开喝酒,喝的尽兴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签了“喝酒免责承诺书”,但是如果存在过错的话,同桌人仍然要负相应的责任,不能把酒桌上的责任全部推到“喝酒免责承诺书”上,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像春节等节假日,频繁的聚会肯定是少不了,吃饭喝酒更是缺不了的环节。那么,如何让“聚会”成为“聚会”,而不是成为“惊吓”,让酒桌上的人都能了解酒桌上的“责任”,都能负担起“责任”,让“聚会”不但要尽兴,还不能“出问题”。
     在酒桌上,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不强迫别喝酒;当知道对方身体不好时不劝其饮酒;聚会结束后,一定要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家;落实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倡导。考虑对方及自己的酒量,考虑对方及自己的身体状况。聚会喝酒应该是品酒,适量为止。
    酒桌上的“责任”,需要每一个酒桌上的人共同承担。让聚会既“尽兴”又“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