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小学生“减负”走极端

时间:2021-12-01 17:19来源: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一直以来,有关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是社会议论的话题。今年7月下旬,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上升到了“国字号”工程。
       一直以来,有关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是社会议论的话题。今年7月下旬,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上升到了“国字号”工程。
      诚然,近年来,中小学生负担确实过重,孩子们不仅要完成课堂作业,而且家长还要送他们上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许多孩子为了“提高”成绩,看书、做作业往往要到深更半夜才入睡。为了“减负”,各地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减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和控制考试次数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但实际上,中小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根本解决。可以说,现在中小学生们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课余及节假日时间,仍大都疲于上学和补习之中。
     那么,为何中小学生“减负”减而不止,我想,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问题,有追逐名利问题等。但这些问题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就是社会的而一时又难以破解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的是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在中学教育阶段,有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之分;高等教育阶段,有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之分,还分什么“211”和“985”。上了重点中学就意味着上重点大学的几率大,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找好工作的机会就多。而录取这些“重点”学校是以学生考试分数来确定的。现在,无论是单位招工,还是考公,学历是块敲门砖。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和高学历人才是香饽饽。因此,天下父母,首先希望子女能考上大学,然后,更努力为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而拼力。正因如此,所有家长甘愿把一切财力、精力用在孩子学习上,接送、陪读,送孩子上各类培训班,哪怕一节课要花几百元钱,也毫不皱眉地掏了出来。试问,在这些问题下,学生减负何以实现。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过重的学业负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正因如此,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自今年7月下旬,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各地加大了中小学生“减负”的力度,出台和制定了一些措施,如一些学校实行小学“无作业日”计划,教育部发文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在今年秋季开学,杭州市九莲小学向全体家长和学生发出“减负不背包”倡议书,提倡学生放学后将课本统一放在本班自己座位的抽屉里,上下学不背书包等。无疑,这些减负措施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中小学生“减负”。
    但在当下对中小学生一片“减负”声中,窃以为,要谨防把中小学生“减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违背教学规律。比如:学生做作业是对已学学科知识的温习和加深理解,不做作业,就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加深理解。再则,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老师因人施教,学生补齐短板。不考试对学生的学绩岂不成了“闷葫芦”?还有,俗话说,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学生读书,如果学生上下学不背书包,还是学生吗?如果学生在家乡温习功课的话,没有课本怎么办?要是强行规定,绝大多数家长肯定会在家再备一套教科书。因此,学生必要的作业还是要布置的,考试也是不可缺少的,学生的书包还是要背起来的。
    以上纯属是个人之见,供大家商榷。总之,为中小学生“减负”,要尊重教学规律,是把中小学生从题“海”试“山”中解放出来。不向中小学生进行超学科的培训和进行教学大纲外的布置作业、考试,这才是“减负”的真正初衷。
(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