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新闻>

盘点清明:亲情重民俗浓 休闲热 图

时间:2015-04-07 08:54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敏洁 点击:
清明 节当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带着家人祭奠遇难同胞。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6日,南京海底世界内,市民感受梦幻般的海底长廊、海豚表演。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假期里的南京图书馆,小朋友席地而坐快乐地阅读。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乐 涛摄 清明,

  清明节当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带着家人祭奠遇难同胞。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6日,南京海底世界内,市民感受梦幻般的海底长廊、海豚表演。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假期里的南京图书馆,小朋友席地而坐快乐地阅读。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乐 涛摄

  清明,是春节以后的第一个假日。和即将接踵而来的其他大小长假不一样,这三天的主题,“家”与“亲情”占据绝对主流。留守小家庭,安静祥和其乐融融;奔波上路,回到大家族感受同宗温情……

  大风大雨挡不住

  扫墓踏青亲情浓

  江苏境内三天普遍降雨,使得今年清明的出游人数明显下降。省旅游局发布的“全省重点景区的游览舒适度指数”显示,3天小长假里,全省30家重点景区中,除苏州拙政园和淮安周恩来故居等个别景点的个别时段是“较拥挤”或“拥挤”外,绝大多数重点景区的游览舒适度指数均为“舒适”和“较舒适”。“不过人还是不少,大风大雨没有挡住扫墓踏青客的热情。”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晓平说。

  苏州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小长假三天,全市4A及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5.68万人次,同比下降18.64%,景区直接收入3264.83万元,同比下降11.07%。但作为上海人的后花园,苏州火车站清明当日发送旅客16万人次,比春运还高。苏州殡葬管理所的统计显示,小长假期间,苏州各大经营性公墓共接待扫墓人员358.47万人,扫墓车辆57.54万辆。苏州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赵磊介绍,清明当日祭扫人数达155.17万人,车辆达24.72万辆,创近年来新高。

  “让清明祭扫安全有序、移风易俗、低碳文明”成为各地公墓不约而同的主题。“陵园推出了草坪葬、树葬、塔位葬等多种形式的低碳、绿色殡葬形式,目前已经被90%以上的群众接受” ,南通东华塔陵园管理处主任姚国泉介绍。但要完全实现文明祭奠,还任重道远。东华塔陵园规定一户只允许带一扎纸钱,然而祭扫人员携带大捆纸钱的依旧特别多,甚至有人用三轮车拉来二十多扎。陵园推出的视频祭扫,可以帮助远在世界各地的扫墓者通过视频祭扫先人,却叫好不叫座,今年一个申请者都没有。不过姚国泉相信,“文明祭扫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

  “天气情况加清明主题,使得小长假旅游以扫墓之余的踏青、散客游为主要特色”,周晓平介绍。比如苏州旺山,位于墓园区的出入口,农家乐一派火热。溱潼会船游客明显少于往年,“清明那天中午1.2万人,只是一个中等客流量”。茅山和花果山成为周边游客合家齐聚的热点。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故居,桃花、海棠、樱花次第盛开。清明前三天,这里是本地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课堂;假期三天则成为外地家庭欢聚游玩的圣地,游客超过7万5千人次。许多家庭携老扶幼,专程从上海、南京等地而来,踏青赏花、追忆伟人,桃花海棠花下尽是赏花客。

  民俗越土越香

  逛商店一“网”打尽

  扫墓大军带热了时令美食的销售。在苏州,青团是扫墓必备的祭品。“小长假三天共卖出约20万只,”苏州黄天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荣说。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1万平方米的工厂内,50多位师傅分批次,24小时不停地制作,早6点之前第一批青团就送到市区的18个门店。早上6点半,观前等门店前就排起了长队,多是苏州本地人。下午3点是另一个高峰,以上海的返程扫墓踏青客流为主。螺蛳等时鲜货也异常火爆,苏州南环桥批发市场螺蛳日上市量达到85吨左右,销量比前段时间翻一番。

  在徐州市中心的云龙山,始于清早期的庙会每年都吸引着苏鲁豫皖四省近百万人次参加,今年的云龙山庙会首日和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重合,人流更显密集。

  作为传统庙会重要组成部分,乡间农民就地取材自制的庙会商品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购买。店主李明伟位于云龙山文化街的文玩店,“老土”的生意做得特别好,徐州周边农民用秸秆、苇蒲叶子、藤条竹子、普通塘泥、屋前房后长成的木材等材料手工制作的种种玩具和生活日用品摆到了他的文玩店里:“用秸篾编成六角形的遮阳帽卖得特别火,今天一位老外看见,断定这样的帽子全世界绝无仅有,竟买下十几顶带回去。”李明伟乐得合不拢嘴。

  城市里,家庭休闲消费唱主角。南京新街口商圈各百货商场销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区域综合体分流密切相关。未出游踏青的市民趁假期带着老人和孩子到综合体购物、看电影、游戏、滑冰、就餐。尤其是虹悦城、河西万达广场、弘阳百货等区域性综合体以亲子活动为特点,吸引了众多以家庭为单元的顾客,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消费提档升级。重点商圈wifi覆盖率提高,适应智能化需求。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粉丝经济”,众商家将目光瞄准了APP和微信公众平台营销。如虹悦城APP已经拥有8000个电子用户;苏宁互联网门店以“玩”为主,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群体。

  城市消费几乎被“一网打尽”。南京理工大学沈教授昨天上午去小区小店买水果,老板手把手教她用手机淘宝的“淘点点”,进入“点外卖”,小区附近小店纷纷冒出来,包括这家水果店,通通可以送货上门。这家水果店当日买30送5元,返利是淘宝出的。下午逛金鹰,正在举办台湾特色商品展销,来自台湾的销售人员建议加微信,如需补货,她们直接从台湾寄过来。“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魅力无穷,实体店会慢慢衰落吗?”沈教授在朋友圈发出如此感叹。

  宅家倾听“雨霖铃”

  放空感悟“从前慢”

  “这个假期,天气不好,加上回家路远不便,我就宅在了单位宿舍。”大学毕业刚工作一年的史寒冰和记者聊到她并不寂寞的这三天假日时说,“没回家的小伙伴们宅在一起玩,姑娘们做手工,做饭,上网,看书,聊天,商量着报班练舞蹈。心有春天,宅着也是拥抱了世界。”

  “小长假我和爸妈说好了,不回去看他们了,春节才回去过。我自己需要做很多整理。”难以置信,在高校物理研究颇有所成的杨婉丽业余做了一个小艺术工作室,“人到中年,我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室做一些小型的艺术推广策划,完全不考虑盈利。所以,小长假对我来说是工作的休止符,刚好换脑做自己喜欢的事”。杨婉丽这三天把一批累积了很久的作品全部拍摄成图片,准备出宣传册和衍生品,5月推出。“屋外雨霖铃,屋内我享受自己的快乐时光,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为我假期后继续工作加油。”

  “天天下雨出去干啥?在家看书听雨挺好。”出版社编辑胡青松比较推崇慢生活,他和妻子本是旅游达人,但绝少在节假日外出,“假期出行,往往原本属于风景的旅行最后演变为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从逼仄的城市空间进入拥挤的风景区,已经没有旅行的意义。”

  木心的诗歌《从前慢》一时风行,说中了很多人的情感缺憾。“假期,首先应该是给自己放假,快节奏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空自我的时间是无比难得的,与其浪费在人群中,不如宅起来。《从前慢》里写‘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大概一生都不够爱一个人。所以我觉得在时间飞逝的缝隙中,要多给情感留点缓冲地带。行走中多停下脚步,交流,思考,享受这个时代日渐稀有的‘慢’。”6日晚上,胡青松这样总结自己的清明节小长假。记者孟旭付奇李刚宋晓华蔡志明梅剑飞王颖王晓映

(责任编辑:刘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