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母婴>亲子>

妈妈坐错地铁,被女儿踢踹数脚,溺爱的父母,养不出孝顺的孩子

时间:2020-10-14 16:59来源:搜狐 作者:未知 点击:
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上网的人,一定会看到女儿连续踢踹母亲的视频了。事情是这样的:10月12日,一位母亲和女儿一起外出,母亲弄错了终点站,坐错了地铁。下车后,女儿情绪失控,不停地踢踹母亲。围观的人纷纷上前劝阻,女儿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开始动手打人。最后,母亲拉着女儿上车离开,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在生活中,孩子出言不逊、对父母大打出手的事时有发生,甚至两三岁的孩子都会说:“我讨厌你,妈妈”的话。

当孩子做出这些“叛逆”行为时,很多父母不是平静接受,就是给予纠正,往往都会忽略一件事,那就是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教会孩子接纳自己、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这是一门功课,是需要父母从小一次次示范、一次次交流来引导和教育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底线”

养儿育女不是说教,不是惩罚,不是宠爱和纵容,当然也不是奖励和无条件的退让。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是激励孩子努力奋斗、是唤起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父母应该教会接纳自己的方法。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不满,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但是你应该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那是为人的底线。

孩子的叛逆,都是父母教的

孩子的攻击行为绝不是单一的因素,背后肯定有着“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

研究发现,1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观察和模仿亲人的行为。所以当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发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时,孩子就会模仿父母的语言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他还是个孩子”,放纵的后果更严重

孩子小时候有攻击行为,其实是内心不安、焦虑、妒忌的表现,抑或是单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罢了。

当孩子第一次做出这种行为后,父母往往认为“他还是个孩子”,没有及时引导和纠正,孩子就会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由此可见,父母的溺爱,不仅会影响孩子情绪处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学会攻击行为,孩子不用教,看就能学会

早在1961年,美国的心理学家Bandura就做了类似的实验,这就是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他让孩子们观看成人攻击玩偶的视频。然后,他们把孩子和波波玩偶关进一个密闭的空间,没过多久孩子就做出了成人视频里攻击玩偶的动作。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学习东西,不需要赞美和处罚,只要看就可以。

父母榜样的力量有多大

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

当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意见相左时,双方应该采取理性、温和的态度去沟通,而不是用激烈语言和过激的行为刺激对方。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应该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情绪,然后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做,当孩子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不是发脾气,打人。

其实,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后,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父母与其大吼大叫,不如告诉孩子不能做的理由。比如孩子爱打人,父母就要告诉孩子被打的人会很疼,会受伤,孩子知道后果了,自然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主要是“无知”才“无畏”!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