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群也该减减负了

时间:2019-12-26 12:04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庆峰 点击:
工作群的这种侵夺感,是由它的形式和内容决定的。比如一些领导通过微信群传达任务,要求几分钟内回复“收到”,这是不现实的。

近日,某汽车公司一名30岁工程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在朋友圈留下遗言后坠楼。值得注意的是,媒体报道中有这样一些表述,“所有的部门都要来找他,工作微信群都有120多个,每天看群消息看都看不完,邮件也回不完”。120个工作群是否成为压垮年轻人的稻草,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工作群太多太滥,是引起许多人共鸣的一个话题。

  正常来说,建立微信工作群的本意是方便沟通,一些常态化的工作借助微信群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但换一个角度看,技术其实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了,也让管理和控制更容易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我们使用工作群是为了省时间,但是省下的时间去哪了?生活的真相是,时间不但没省下,还被大量占用了。原本,以下班和周末为界,个人生活是独立于工作之外的;但如今,夜晚和周末冷不丁的微信,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工作时间”。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意味着一个人24小时都在待命之中,随时接受工作的侵夺。

  工作群的这种侵夺感,是由它的形式和内容决定的。比如一些领导通过微信群传达任务,要求几分钟内回复“收到”,这是不现实的。且不说人有三急,下班后不看手机也很正常,要求事必留痕,不就相当于变相要求加班吗?还有一些工作群属于临时搭建,本来三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事,非得建群搞对接和交流,结果使工作效率更低了。这种群未及时解散,不也是牵扯人们的精力吗?此外,许多工作群异化成了“聊天群”“留痕群”,每天群里信息不断,但都是签到、刷存在感的信息,有实质意义的没几条,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呢?

  通过种种现象看,工作群确实有“精兵减群”的必要性了。至少从形式上看,一些地方基层政务部门已经走在了前头。比如,湖北鹤峰在全县范围开展微信、QQ工作群、政务APP等清理整顿,明确各单位除领导班子群、机关群、脱贫攻坚群以外,不得另建工作群。珠海市香洲区也规定,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等。这些措施对于治理形式主义的作用明显,普遍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对于企业来说也有借鉴意义。有许多群是低效、无意义的,把员工解放出来,可以更好把精力放到干事创业中去。

  当然也要看到,企业很难有这种“减群”的主动性。而通过工作群的表象,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难解的“加班文化”。从“996是福报”,到“007是常态”,许多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这种“加班文化”,本质是病态的,是要加以纠正的。对比国外,我国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目前仍然比较孱弱。例如法国新劳动法规定,晚上6点之后在IT或咨询等业务公司工作的人员回复工作邮件、工作电话和工作短信都是不合法的。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相关部门似乎需要拿出更有力的作为,比如规定,下班时间使用工作群同样属于加班。

  总之,工作群的目的本是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倘若对劳动者构成了困扰,减负就是理所当然的。最起码,应该想想有什么更高效的替代方案。(王庆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