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特别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方案,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内蒙古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为现代能源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延伸能源产业链条,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不断推进“双碳”工作落实,推动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切实担起保障能源安全责任,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 2022年1~11月,内蒙古规模以上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6.5%。 ◆ 2021年至2022年三季度,按国家考核口径,内蒙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以上,已完成“十四五”目标的六成以上。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 目前,内蒙古在风机整机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动力电池制造等多个领域基本实现本地生产,“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形成满足区内、供应周边、辐射全国的全产业链配套市场供给能力,使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 目前,内蒙古森工集团共开发储备9个林业碳汇项目,年均减排113万多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2年12月,累计销售碳汇产品3516万元。
2023新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40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内蒙古不断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升能源产业附加值,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现代能源经济建设。 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特别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方案,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内蒙古相继编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的重要部署落细落实。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内蒙古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为现代能源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延伸能源产业链条,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不断推进“双碳”工作落实,推动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切实担起保障能源安全责任,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经济多项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煤炭产量达到12.2亿吨,电力总装机达到1.73亿千瓦,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煤炭保供达到9.45亿吨,外送电量达到2640亿千瓦时,对外输电能力达7000万千瓦。 【创新技术撬动传统能源】 以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目标,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逐步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万物互联,显著提高煤炭生产效率。位于鄂尔多斯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煤矿是我国重要的井工煤矿。该集团依托国家能源集团和华为公司共同打造的矿鸿操作系统,通过标准协议框架实现煤矿“万物互联”。 “过去我们查看井下的支架控制器显示窗口小、按键少,在进行参数设置、故障查询、组合动作时需要多次操作,很不方便。”在神东布尔台煤矿22208采煤工作面,综采二队机电技术员周湘祁介绍,如今利用矿鸿操作系统,煤矿的各类设备及传感器会自动近场连接至作业人员的专用防爆手机,方便开启机器人控制程序进行参数查看、修改、监控,实现“无屏变有屏、小屏变大屏、固定按键操作变手机移动操作”新模式,在减少井下人数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神东煤炭集团副总经理贺海涛表示,矿鸿操作系统已经成功适配集团的9个矿井、1个洗煤厂的52类3300多台套设备,覆盖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单元。集团所属乌兰木伦煤矿,也启动了矿鸿操作系统整矿研发、适配、测试工作。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27个,比2020年增加12.6倍。其中,25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达233台,比2020年增加12.7倍;82处煤矿井下应用矿山机器人、103处煤矿实现井下固定场所无人值守。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底,内蒙古力争所有具备条件的240处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在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煤炭先进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内蒙古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居全国首位,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延链增值,打造现代煤化工集群。近年来,内蒙古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高质量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等产业,推动煤化工向产业高端化、产品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煤炭产业增加值的跃升。 从一块煤到一匹布,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鄂尔多斯依托不断突破的煤化工产业技术,激发煤的“神奇转变”。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主任黄伯韡表示,鄂尔多斯已构建起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净”“由黑变白”,实现资源型产业的纵向梯度增值,现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1925万吨,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向着建设国家非常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国内一流的煤基可降解材料基地、世界最大煤制烯烃基地、煤基化纤基地、煤基高端化学品基地、全国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的目标前进,持续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向中下游拓展,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他说。 目前,内蒙古煤制烯烃、甲醇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 时任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的王金豹介绍,依托成熟的煤化工基础,内蒙古坚持走差异化、高端化、功能化路线,大力发展煤基可降解材料、煤基特种纤维材料等终端应用产品,打造极具特色的煤基新材料生产基地,煤化工产品实现“由粗变精”。2022年1~11月,内蒙古规模以上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6.5%。 严控“两高”,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协同。以铁合金为优势产业的乌兰察布市,近年来加大限制类产能淘汰力度,对标国内先进提升工艺技术设备水平,探索能耗达标和经济发展路径。 为扭转“十三五”时期能耗增长过快的势头,内蒙古强化目标约束,狠抓节能管理,精准分类施策,2021年以来实现了能耗双控指标“由红转绿”。同时,完善能耗双控政策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将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化解结构性矛盾。 内蒙古发改委副主任何杰介绍,自治区从产业准入、淘汰退出、节能、环保四方面对石化、焦化、化工、煤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煤电8大行业30类重点管控项目明确细化管控措施,从源头上遏制能耗过快增长,全面提高“两高”项目准入标准,严控新增产能,倒逼存量“两高”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内蒙古强化能耗双控工作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能耗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提出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值政策,突出能耗强度导向,通过实行差别化的节能审查政策,引导能耗要素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配置,以明确的用能预期统筹项目建设和节能管理。 2021年至2022年三季度,按国家考核口径,内蒙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以上,已完成“十四五”目标的六成以上。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位于乌兰察布市境内辉腾锡勒草原上的风电场(2022年9月2日摄) 李志鹏摄/本刊 【集群发展深挖新能源“富矿”】 牢牢把握国家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内蒙古着力加强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既抓开发应用、又抓装备制造,培育新能源全产业链,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风光”蝶变,能源焕新。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库布其沙漠,一匹由19.6万块光伏板拼成的“骏马”成为当地新地标。这个占地4万多亩、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当地在沙漠地区建立的首个绿电生产基地。 达拉特旗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契机,将能源转型和区域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已建成的领跑基地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治理6万亩库布其沙漠的“绿色成绩”。达拉特旗委书记张秀玲说,全旗将统筹推进“风光火储氢”全链条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末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内蒙古全力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四大产业集群,提出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跨越式转变。 2022年,内蒙古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风电光伏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的省区。“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规划新增超过90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到2025年风光氢储四大产业产值均达到1000亿元。 新型储能,创新应用。走进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一排排储能集装箱整齐放置,像是一块块大型充电宝。 “这里是乌兰察布发力新能源储能的重要技术试验基地,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渊介绍,2021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一期并网试运行,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包括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 乌兰察布市发改委主任赵光表示,乌兰察布将积极发展储能,推进储能在源、网、荷侧的应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我们还将积极推进丰镇抽水蓄能电站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宽储能在乌兰察布的应用前景。”赵光说。 为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和高比例接入电网,内蒙古近年来大力推进储能多种技术路线合力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古将选择用电负荷集中、新能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依托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并结合负荷灵活调节能力,合理优化新型储能建设规模。 全链发力,牵引带动。内蒙古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呼包鄂和通辽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引进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力补链强链。 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包头依托良好的能源、资源、工业与产业聚集优势,成功吸引了一批硅基材料和光伏龙头企业落户,晶硅光伏产业正快速成长为包头新的实体产业增长极。目前,包头已投产光伏制造项目22个,2023年还将实施42个项目。 “包头已成为全国多晶硅产能最大的城市,预计2025年产能将占全国一半以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说,包头力争用3~5年,努力打造万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和有机硅产业集群,建设全球硅产业发展中心、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应用场景示范中心,建设“世界绿色硅都”。 目前,内蒙古在风机整机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动力电池制造等多个领域基本实现本地生产,“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形成满足区内、供应周边、辐射全国的全产业链配套市场供给能力,使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王金豹表示,内蒙古把现代能源经济和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提升紧密结合,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多场景应用牵引带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整个经济形态重构再造。
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工人检查采煤机运行情况(2023年1月17日摄) 付兰伟摄/本刊 【绿色生产助力“双碳”目标】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的“双碳”目标,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背景、更为深厚的内涵、更为清晰的方向。 锚定“双碳”目标,内蒙古持续提升新能源应用质效,推进绿能替代提高消纳水平;打造智能电网,支持新能源大规模外送;率先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绿能替代带动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如今,50辆氢能源公交车已经成为乌海市民出行的新选择。氢能源矿用卡车,也将逐步成为助推乌海能源产业发展的全新动力。乌海市委书记唐毅表示,推动风光制氢一体化发展,利用好难以消纳的“弃风弃光”,可以为乌海产业链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绿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对内蒙古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适应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内蒙古持续推进绿能替代进程,力争到2025年让清洁能源满足80%以上的新增用能需求。 以新能源发电成本优势、绿色附加优势为牵引,内蒙古推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绿色供电、风光制氢一体化、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灵活性改造、全额自发自用等六类新能源应用场景,以市场化方式为新增负荷配置相应规模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自我调峰。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批复实施六类新能源市场化并网项目112个、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 持续在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工作带动新能源高比例消纳,以清洁燃料替代构建绿色交通体系……2021年,内蒙古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达22.5%,2022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智能电网提高外送消纳效能。外送是新能源消纳的另一重要途径。内蒙古在“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研发应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及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技术,着力打造智能电网。 2022年,由国家电网研制并建设的世界首台(套)交流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在通辽市扎鲁特旗的扎鲁特换流站投入运行。风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等电力设备发出的电流,经过这里输送至千家万户。 业主项目经理牟晨东介绍说,该装置可将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提高至10000兆瓦,年输电量增加178亿千瓦时。装置的成功投运,解决了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区域电网电压波动大问题,大幅提升了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的送电能力,助力内蒙古新能源大规模外送及消纳。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大数据中心开工建设,蒙电云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等基础性平台建设全面推开,逐步推进各业务系统“云”化,加速构建数字蒙电应用生态,智能电网“数据大脑”雏形初现。 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振国说,智能变电站和配电自动化,将为电网智能调度、智慧运维提供数据支撑和边缘处理能力。随着电网运维智能化建设全领域覆盖,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将显著提升。 “下一步,内蒙古将持续推进电网装备智能化建设,推广应用智能作业、智能监测、智能巡视等新技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变电站。”王金豹表示,到2025年,110千伏和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覆盖率将超过25%。 林业碳汇方兴未艾。“以前,冬天是伐木的黄金季节。现在,我们在冬天对林子进行综合抚育。”冬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银装素裹,林业工人耿洪广正在他管护的林子中巡护。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于2015年结束了长达63年的商业性伐木,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木间蕴含着巨量的生态价值,林业碳汇前景广阔。 时任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介绍,据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年均固碳量增加488万吨,年均释氧量增加902万吨。依照现行常用方法学标准,符合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森林面积为260万公顷,理论上可实现年均减排量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目前碳汇价格测算,年产值可达2.8亿元。 “销售林业碳汇产品的收入,可以补充停伐后森林经营、抚育和造林等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支出,这让林业职工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了从事生态保护、提供生态产品的信心。”集团碳汇办主任包国庆说,目前,集团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林草碳汇试点政策,争当重点国有林区碳汇示范,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 目前,内蒙古森工集团共开发储备9个林业碳汇项目,年均减排113万多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2年12月,累计销售碳汇产品3516万元。 陈佰山表示,集团将力争在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创建区域碳中和市场、组建林草碳汇经济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方法学开发和创新性应用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开创林业碳汇工作新局面。 从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在发展现代能源经济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明确了经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迈上新征程,内蒙古将全力建设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切实担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殷耀 张云龙 朱文哲 参与采写:侯维轶 赵泽辉 李志鹏)
刊于《瞭望》2023年第4-5期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时间:2023-01-28 16:14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2023新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再创两项纪录
- 下一篇:中国LNG船“航”出加速度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中国LNG船“航”出加速度
2022年,中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
2023新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
-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再创两项纪录
在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汉油田涪陵页...
- 油气煤炭产量增长,价格总体稳定——今冬能源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不仅要确保“量足”,还得保证能源价格总体稳定,不因市场供需情况变...
-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全面开工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四线工程28日正式开工,工程起于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
- 新时代大庆人:为端牢“能源饭碗”发力
以“稳油增气、内外并举”构建新格局,以科技创新筑牢发展根基,以绿色低碳引领油田未...
- 中国LNG船“航”出加速度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