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玉壶冰”琴(天津博物馆供图) 中国人偏爱古琴,更是把它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一说到古琴,人们会想到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司马相如、卓文君“凤求凰”,蔡邕于烈火中取焦桐而制作“焦尾”等经典故事。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一张历史悠久的古琴——南宋“玉壶冰”琴,今天我们就走近这张古琴,听听琴弦里的“岁月留声”。
南宋“玉壶冰”琴(天津博物馆供图)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古琴,在古代称作“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诗句,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三千多年前,琴就已经流行。 陈卓表示,历朝历代,古琴都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汉文化融入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创新不断,更是让古琴达到了一个顶峰,“好琴名曲”不胜枚举。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这张古琴,据说,其名是出于唐朝时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此句意在表明作者清廉正直、玉洁冰清的节操。“这正符合宋代社会所追求的文人思想,因而以此命名,意义甚深。”陈卓说。 记者在天津博物馆看到,“玉壶冰”琴为无角圆头,直项垂肩至三徽,腰作小型内收半月形,长方形龙池凤沼,内有“金远制”款。池上刻章书“玉壶冰”铭,下方刻有篆文“绍兴”印。 “‘金远制’是说这张琴出自南宋制琴名家金远之手;‘玉壶冰’铭说明这张琴的名字叫‘玉壶冰’;‘绍兴’是南宋时期高宗帝赵构的年号,这表明,这张琴就是被制于这一时期。”陈卓说。
南宋“玉壶冰”琴(天津博物馆供图)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有圣人琴、文人琴、帝王琴。“这张琴是圣人琴中典型的神农式,鹿角灰胎,髹朱漆,十三蚌徽。鹿角灰是鹿角烧成的白色粉末,透气性好,漆面磨过以后,点点鹿角灰藏藏露露,闪闪烁烁,十分耐看。”天津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杨旭说。 或许是历尽沧桑岁月,“玉壶冰”琴身上已布满一道道细密的裂痕,就像人的皮肤出现皲裂一样。 “这是古琴的‘断纹’”,杨旭介绍说,琴由良木制作,木材历经岁月、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年风化,同时琴需要经常弹奏,震动也使它随着音律产生变化。“在内力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漆面便产生了裂纹,这就是‘断纹’。‘断纹’愈多,发声也愈清脆悦耳。因此,古琴鉴赏家不以‘断纹’为残缺,反而以‘断纹’为名贵。” 细观“玉壶冰”琴的琴尾处,间隔半寸至一寸,还有节节相似的“断纹”,形如蛇的腹部。“这是‘蛇腹断’,又分‘大蛇腹断’和‘小蛇腹断’。出现‘蛇腹断’的往往是古琴中的好琴,琴声会更加松透古雅,所以有‘千金难买蛇腹断’的说法。”杨旭说。 “这些‘断纹’使这把传世古琴散发着难以言说的韵味,或古朴,或沧桑。”杨旭感慨道。 由于保存良好,虽历经岁月风霜,“玉壶冰”琴今天依然能完整弹奏出悦耳的琴曲。“当人们为这袅袅琴音所倾倒、所陶醉时,或许也能在琴弦的弹拨之间,感受到历史的沧海桑田。”杨旭说。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听文物讲故事|“玉壶冰”琴:一片冰心在玉壶
时间:2021-03-08 17:20来源:中国妇女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或许是历尽沧桑岁月,“玉壶冰”琴身上已布满一道道细密的裂痕,就像人的皮肤出现皲裂一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少女感”与容貌焦虑:谁定义了“美”?
- 下一篇:女学者眼中的“一代宗匠”权德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女学者眼中的“一代宗匠”权德舆
六经之后,百氏塞路,微言大义,浸以乖绝。使昧者耗日力以灭天理,去夷道而趣曲学。利...
- 听文物讲故事|“玉壶冰”琴:一片冰心在玉壶
或许是历尽沧桑岁月,“玉壶冰”琴身上已布满一道道细密的裂痕,就像人的皮肤出现皲裂...
- “少女感”与容貌焦虑:谁定义了“美”?
“面纱”和“双重意识”是美国社会学家杜波依斯在分析黑人境遇时提出的两个概念,它们...
- 非遗传承人贺志灿:铁杆志愿者、绝活传万家
近16年来,贺志灿传授非遗技艺,培训过的学员已有上万人,他也因此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文...
- 《阳光之下》:一部反“傻白甜”的悬疑剧
光之下,阴影藏不住身;真理面前,谬误站不住脚。如果遭遇黑暗,那就正面相对,击败它...
- 楚腔汉调唱响“云”
73岁的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和颜精神十足,双眸明亮。...
- 女学者眼中的“一代宗匠”权德舆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