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评论>书评>

张念:关乎社会未来,校园安全不容忽视

时间:2018-02-08 11:31来源:评论网 作者:张念 点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百度搜索共同发布了一份反映社会与民生热点问题的“2017民生热词榜”。在榜单上,“校园安全”位列第一。但对于这样的“第一名”,相信大家和笔者的感受一样,并没有高兴,反而是感到痛心和愤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百度搜索共同发布了一份反映社会与民生热点问题的“2017民生热词榜”。在榜单上,“校园安全”位列第一。但对于这样的“第一名”,相信大家和笔者的感受一样,并没有高兴,反而是感到痛心和愤慨。
    “校园安全”登上民生热词榜的首位,不仅是因为社会、群众对于孩子所学习、成长的学校环境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关注,近年层出不穷地曝光于网络等新闻媒体上的校园霸凌和虐童等事件,更是激起了社会最大的愤怒:孩子们在本应该享受着快乐时光和知识滋养的学校,有些竟然遭到嘲笑甚至殴打等不公对待。我们这个社会,不应该、也不应该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我们有义务为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保护纯真的笑脸。
    维护校园安全,应加强源头监管,制定惩防条例。可以稍感欣慰的是,包括四川、陕西、广东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并出台了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这就提醒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校园安全、反校园霸凌、反校园暴力方面的条例规章制定,从源头上降低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
    维护校园安全,应提高教师素质,进行针对培训。教师在学校中与孩子们朝昔相处,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多,也相对容易发现此类事件。因此,相关部门和学校本身应当加强对教师安全事件敏感度和相关素质素养提升,依托教师日常教学与谈话对校园安全事件完善主动发现机制。
    维护校园安全,应提供专业疏导,减轻创伤效应。在校园霸凌等事件发生后,对于被欺凌学生的“创伤后”援助疏导尤为重要。部门、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多层级联动并行,结合心理教师等专业力量,成立专业心理疏导队伍,对遭受到校园欺凌事件甚至是仅仅发现有情绪和心理异常状况苗头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专业的治疗与心理疏导,力求使校园安全事件对受害学生造成的各方面负面影响最小化,并对其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长期监测和关注。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