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学史>

党员干部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如不汤”

时间:2018-03-19 10:42来源:评论网 作者:许谨谦 点击: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如不汤。”意思是看到良好的行为,就生怕自己无法做到;看到恶劣的行为,就要像用手伸入滚烫的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如不汤。”意思是看到良好的行为,就生怕自己无法做到;看到恶劣的行为,就要像用手伸入滚烫的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一个人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趋善避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都有其闪光之处,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党员干部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见善而不及”,也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时时勤拂拭”,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努力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时时修炼道德的境界。
        其次就是“见不善如探汤”,也就是“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必须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不求一己之利,不存侥幸之心,始终视法纪为“雷池”,绝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绝不沾边;视金钱财物为“诱饵”,绝不上当,始终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切实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见善如不及”与“见不善如探汤”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党员干部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而后者则是党员干部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如果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那就难以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如果缺少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就会突破外在约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元代大儒许衡就是一个很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有一次他在盛夏时经过河阳,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加之天气炎热,因此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唯独许衡独自端坐在树下,神色安然如常。有人不解地问他:“何不摘梨解渴?”许衡回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哪里还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做人做事,就要像许衡那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守住道德底线,绝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从善如登,步步艰难,但获得的是内心的充实,是自我的升华;从恶如崩,学习作恶,非常简单,但带来的是自身的堕落,甚至是伴随一生的污点与罪名。希望党员干部都能“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始终做到见贤思齐、见善如惊、见危授命、见义勇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