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令人作呕的新闻评论

时间:2018-11-30 11:46来源:评论网 作者:吴旭 点击:
“性开放与艾滋病并没有必然关联”“把艾滋病与滥交画等号,大谬特谬”,在《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的评论文章作者看来,国家及有关部门、科普工作者、预防艾滋病志愿者多年来花大力气宣传、倡导、普及的要避免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努力是徒劳的了、毫无疑义的
           2018年11月27日,国内一家知名的晚报评论版,发表了一篇《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的新闻评论,为“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欢呼雀跃。
作者在文章中“肯定”地写到:“这对双胞胎天生就对艾滋病免疫。这项技术是通过基因编辑手术,对胚胎进行编辑,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如果说这位作者在撰写这篇评论、向媒体传送稿件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于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尚处于无知状态,急于想“抢头条”的话,那么,作为对作者来稿、文章发表负有把关责任的媒体编辑、编审等人,则要保持冷静,不该跟风跑,应虚心向有关科研部门、有关科学家、伦理学家咨询咨询,或“等一等”这一“重大新闻”的进展情况,或浏览一下11月26日已经质疑声四起的网络舆情,听一听国内外专家的不同声音,而不该一味地相信文章作者的观点,更不该让这篇荒诞不经的新闻评论火急火燎、不加甄别地新鲜出炉、粉墨登场,而且还发表在晚报评论版的“头条”。这是其一。
      其二,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洁身自爱,避免性生活不洁,这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人皆知的科学常识,健康知识。但是,《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的作者,却违背最起码的科学常识,用自己的歪理、悖论写下了如下不堪入目、令人作呕的文字:“有人担心,人类能够免疫艾滋病,可能会引来滥交。这样的担忧是多虑,这种多虑可能基于这样一种错误观念:性病、艾滋病能够有效防止人类滥交,得艾滋病的人往往是滥交之人。实际上,性开放与艾滋病并没有必然关联,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是通过吸毒、输血等途径感染,而很多性观念开放的人也懂得通过采取安全措施来防范艾滋病。把艾滋病与滥交画等号,大谬特谬。”
     “性开放与艾滋病并没有必然关联”“把艾滋病与滥交画等号,大谬特谬”,在《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的评论文章作者看来,国家及有关部门、科普工作者、预防艾滋病志愿者多年来花大力气宣传、倡导、普及的要避免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努力是徒劳的了、毫无疑义的了?
     据报道,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艾滋病疫情。今年1—10月报告病例数2874例,截至2018年10月31日,北京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9063例,全部感染者及病人中,性传播超过9成。
     与北京市疾控中心的权威科研成果、翔实数据对比,《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的作者简直是在一派胡言!我们的媒体责任编辑以及一审、二审、三审的编委们到底有没有在履职尽责?到底有没有仔细看过这篇新闻评论的具体内容?为何层层失守?
     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具有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然而,从《愿“基因编辑婴儿”能够健康成长》这篇新闻评论中,我们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纸质媒体,已如同某些为了夺人眼球的网络大V、自媒体一样,任凭个别自以为“万事通”的“知名时评人员”“资深评论员”在报刊上胡言乱语,混淆视听、误导受众。这不能不引起媒体以及新闻出版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