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有怨无声”,实干得破“集体沉默”

时间:2022-03-11 17:11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问题复杂、千头万绪,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作业人,是面对基层群众最后一米的排头兵,对群众急盼、意愿和诉求有着最直接的感观感受。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问题复杂、千头万绪,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作业人,是面对基层群众最后一米的排头兵,对群众急盼、意愿和诉求有着最直接的感观感受。可以说,由于基层干部的特殊性和客观原因,对基层矛盾、问题等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神经末梢”的感官。但是,在现实基层工作中存在少数基层干部“有怨无声”的现象。即个别基层干部对群众矛盾和百姓怨言等隐瞒不汇报,往往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进行“泄洪”,导致少数基层出现组织内部“集体沉默”。
     少数基层干部“有怨无声”,首当其冲是侵害了基层百姓群众的合法权益,容易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群众急难之事、关键小事不去管、不上报,上下对流不通畅,“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小管涌衍生大塌方”对基层整体和全局发展具有潜在风险。此外,基层干部“有怨无声”,极个别基层组织陷入“沉默效应”,无疑给基层社会治理埋下了隐患,让群众意愿、诉求、期盼等得不到有效表达,必然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不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基层善治环境。
     更何况,基层干部当中不乏诸多想干事、愿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若因个别基层干部“有怨无声”,极容易干扰地方实干担当、恪守尽责的良好工作氛围,极容易因人才为民抱负难以施展而造成人才流失。
      洗泥何能清,救弊应其源。少数基层干部“无怨无声”,内因是主要方面,不乏少数基层干部害怕群众问题和怨言同自身的“实际利益”挂钩,要么自己站不住脚、要么自己畏惧麻烦、要么害怕牵连自身政绩,如此选择性沉默、集体性默认,让基层矛盾、问题等在“内部净化”,采取拖、推、掩、化等各种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外,应当看到工作机制不通畅、出现“制度梗阻”也是基层“有怨无声”的客观因素,比如,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基层汇报问题遭到制度性的层层汇报“无形之墙”,导致听不到问题指示“回音”。
      当然,基层干部“有怨无声”与少数上级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不主动有所关联,习惯了拍脑袋决策、坐在“办公室”办公,下基层不多、对民生了解不足,导致基层上报问题常常得不到及时的化解。要知道,基层因资源、力量、权限等不足,在化解基层矛盾中常显得“有心无力”,若上级领导不推动、不重视,必然让问题停留在空中难以真正破解到位。所以,基层干部“有怨无声”同少数领导干部“闻声不动”分不开。
     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基层是群众意见、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站。基层干部“有怨无声”,让基层组织陷入“集体沉默”,不利于基层经济社会持久稳固发展。一方面,上下合力、联动协同,保持对流和循环,多些凝心聚力破解基层矛盾;另一方面,强化改革、健全机制,打通制度梗点堵点,让上下协作更为顺通,提供化解基层问题执行力和时效度;更为关键是上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听真话、解难题、提意见、出政策的职责,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化解麻烦的动力和信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