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自觉,“弹性上下班制”方能实施有效

时间:2021-07-29 14:55来源: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教师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职业,关心教师,为他们减负,也是尊师重教。唯有科学安排,才能确保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真正落地。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值得提倡。
      自北京教育主管部门称酝酿教师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后,近日,中办、国办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提出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就此,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说:教师一年休两个寒暑假,无需搞“弹性上下班”;还有担心实施了“弹性上下班”,教师会分散教学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在众说纷纭中,笔者却有另议。
     显然,北京市教委考虑实施教师可以“弹性上下班”的做法,出发点是关心关爱教师。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延长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放学时间的政策,并且鼓励将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延长至暑假,以此来解决家长接孩子难、暑期照看孩子难的问题。课后延时服务方便了家长,体现了教育系统的责任担当。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些惠民教育实施中,教师的工作时间也随着延长,负担也随之加重。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非常辛苦。一般来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大多规定老师都要比学生早到校,晚离校。这样,绝大多数教师在校上班的时间就超过了8小时。教师是人,不是神。只有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才能有旺盛的精力投入教学中。由此可见,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是为教师减负之举。
     当然,人们对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的担忧,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古往今来,教师在校上下班,和其他公职人员一样,朝九晚五,除进课堂为学生上课外,其余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或接受学生询问。如果实施了教师 “弹性上下班”制度,那么,就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安排来决定自己上下班时间。可迟到早退,可把原先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等教务工作,安排在家里来完成。对于这样的上下班模式,人们的担忧在所难免。因此,窃以为,要使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有效实施,达到既不影响教学,又能真正为教师减负之目的,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教师要自觉遵守好。
     首先,学校需统筹安排好教学课程。学科教学安排要与教师“弹性上下班”的时间做到无缝对接,确保教师不落堂,学生不缺课;以保学生课程在教师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后,正常有序进行,不受丝毫影响。
再则,教师需自觉遵守好“弹性上下班”制度。教师在“弹性上下班”时间里,要把时间切实用在静心研究教学或养精蓄锐上,不能把时间都耗在了交际应酬中,让“弹性上下班”举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教师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职业,关心教师,为他们减负,也是尊师重教。唯有科学安排,才能确保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真正落地。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值得提倡。       (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