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论> 党史>

廉价药“被消失”谁之过

时间:2018-03-09 14:29来源:评论网 作者:王媛 点击:
“现在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熊去氧胆酸已经很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药品优思弗,两者疗效相同,但前者20多元,后者却300元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说。
     “现在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熊去氧胆酸已经很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药品优思弗,两者疗效相同,但前者20多元,后者却300元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说。(2018年3月9日新华社)
    笔者了解到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很多时候,“廉价”药就是“救命”药。但是由于“廉价”药的收益较低,导致医院不愿意给病人使用这类药物,而是换成了同类效果的价格更高的药物,所以导致“廉价”药不“廉价”。
   “廉价”药是“良心”药。凭心而论,“廉价”药真的就是“良心”药。生产企业能在利润低下的情况下仍然生产“廉价”药,在药品流通环节,药房医院如果能购进“廉价”药并且出售给大众,能把实惠真真正正的提供给需要享受“廉价”药的病人。“廉价”药不“廉价”就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救命”药不见了,而“救命”药断了就导致“一药难寻”,曾经的“廉价”药的价格炒到了“天价”,“廉价”药就没有了“廉价”功能。
    产生“廉价”药不“廉价”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相关部门宏观调控不足,只是一味的任由市场对“廉价”药进行调节,就导致“廉价”药被市场边缘化甚至被市场“淘汰”。二是药企在“廉价”药上赚不到钱,就会导致药企生产方向偏向能赚钱的药而不是“救命”的“廉价”药。还有的药企由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而倒闭,所以“廉价”药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三是药品流通环节中,药店与医院人为的选择不卖“廉价”药,因为药店要盈利,店员要业绩,所以导致员工为了业绩,就不推荐“廉价”药,药店想要盈利,就不想卖“廉价”药,而是卖同药效的贵药。甚至直接不进“廉价”药,导致需要“廉价”药的病人找不到“廉价”药,形成“一药”难寻的局面。医院为了要养医生,医生为了从药品中提成,所以给病人开的是贵的药。
    让“廉价”药真正起到廉价的效果,首先需要国家对药品等基础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及管理,不能放任市场对“廉价”药进行调节,对“廉价”药的销售及生产企业进行补贴;对以药养医的“医院模式”进行改革。其次生产“廉价”药的药企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不能只是为了赚钱而生产药品,是要生产大家需要的药品。最后,药店要做到不能恶意拒绝“廉价”药进入药房。
让“廉价”药恢复“廉价”;让“廉价”药做到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给;让“廉价”药真正“救命”。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