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魂贵以灵家国德思勤

时间:2019-04-18 12:33来源:评论网 作者:杨金霏 点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战火侵扰留下的满目疮痍和一穷二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社会主义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和环境中屹立起来,关键的一条,就是各个民族自上而下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保持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去开阔新的民族力量。改革开放70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2019年04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近几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提出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重点,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委员强烈共鸣,鼓舞和激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步,在新时代创造新成绩。民族的灵魂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和民族德与行,一个时代的民族灵魂深刻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着我们这个国家如今的一笔一捺。
     何为民魂,就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从内心深处透露出来的精神力量。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鲁迅先生说的“民魂”是中华民族精神。鲁迅先生此说出自1926年,至今已八十多年,在这八十余年的岁月里,国人经历了数不尽的苦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血与火的洗礼,当我们从血泊中挺身站立起来的时候,似乎才恍然大悟“民魂”的伟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但没有凝聚力的灵魂却是空洞的,灵贵在凝聚力,魂是芸芸众生。鲁迅对“民魂”的崇信,显示了鲁迅有别于一般中国文人的独有的思想特质:草根意识。鲁迅的与众不同之处即在于,他从不把自己看成是民众的“救世主”,而是把自己视为民众的一员,与处于苦难中的民众共命运,共奋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富有”,不在于国力的雄厚或人才济济,而在于是否有挺直民族脊梁的力量和凝聚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告诫我们的忠言,人心涣散的话那做什么都是没有凝聚力,民魂不止需要创新也需要凝聚力。而爱国主义是推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凝聚力。所谓“民族复兴”,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里恢复中华民族过去长期享有的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国风采和地位。独立和复兴是相辅相成的。独立是复兴的基础,民族不独立,就根本谈不上复兴;复兴是独立的保障,国家不振兴,现有的独立也难以长期维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战火侵扰留下的满目疮痍和一穷二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封锁。社会主义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和环境中屹立起来,关键的一条,就是各个民族自上而下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保持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去开阔新的民族力量。改革开放70年以来,我们在短短数十年内取得举世惊叹的傲人成就,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梦想的强劲动力就是民魂的毅力。
不管时代怎样演变,我们始终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也要坚持人人平等,拒绝“官魂”就是巩固“民魂”道路上的一面大墙,需要我们推翻,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一朝一夕的努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家要复兴,需要明德引领风尚,需要民族的共同奋斗,都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站在半山腰,眺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每一帧的画面都深刻反映着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长河川流不息,若我们想取得更加举世的成就,国家需要民魂,我们需要明德。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