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国内>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珠穆朗玛峰上的“中国梯”

时间:2021-05-19 10:27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王沁鸥 点击: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珠峰登山博物馆中,有一副其貌不扬的梯子。它高近6米,金属质地,其上挂有几段登山绳索,正中还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珠峰登山博物馆中,有一副其貌不扬的梯子。它高近6米,金属质地,其上挂有几段登山绳索,正中还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如果不是展柜一侧的说明,或许没有人能想到,这是一副曾被放置在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处的梯子。

  “在珠峰海拔8680米的‘第二台阶’处,它架了整整33年。”1975年登顶珠峰的登山家桑珠对这副梯子记忆犹新,“当年把它架到山上时,我还背过它。”

  为什么要在珠峰上架梯子?这要从珠峰北坡的攀登史说起。

  珠峰最传统的两条攀登路线,分别为自尼泊尔境内出发的南坡路线和自中国境内出发的北坡路线。自1921年开始,英国探险者曾8次从北坡对珠峰发起挑战,无一成功,导致十余人遇难。因此,北坡被英国人视为“死亡路线”。

  北坡路线最后冲顶阶段有一道高数米、几乎垂直的岩壁,海拔8680米左右,极难寻找攀爬支撑点,这就是“第二台阶”。

  1960年,中国人首次尝试从北坡攀登珠峰。到达“第二台阶”时,队员刘连满让队友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踩着自己的肩膀通过,成功跨越“第二台阶”并最终登顶。

  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登珠峰。为解决“第二台阶”这一攀登难题,当时的后勤主管罗志升想到了架设金属梯。他联系到西安一家飞机制造厂,赶制出了这套组合金属梯。梯子采用轻量铝合金挤压型材料,适合架设在冰裂缝、岩石陡坡等处。

  那一年,向顶峰的冲击前后进行了三次,前两次均因暴风和降雪无功而返。第三次时,时年23岁的桑珠被选入冲顶突击队。他和其他几名队员背着金属梯到达海拔8600多米处,但也由于风雪过大下撤。

  5月25日,突击队再次到达海拔8000米以上的两个营地。26日,山上刮起十级大风,队员们被困在帐篷里不能行动。下午,突击队长索南罗布带领大平措、次仁多吉和贡嘎巴桑,与狂风搏斗了几小时,终于攀登到“第二台阶”处,用岩石锥和绳子架设好了这段金属梯。

  “那时氧气不多,高空风又大,工作时很费力,喘气困难,但大家很少吸氧,留着登顶用。”队长索南罗布后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5月27日9时30分左右,9名中国登山队队员借助金属梯的帮助,成功越过“第二台阶”。当天下午2时30分,9勇士成功登顶,成功测得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此后,这副金属梯便留在了“第二台阶”,有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曾通过这一梯子登上地球之巅,国际登山界亲切地把它命名为“中国梯”。

  2007年,国内外登山者在“中国梯”的右侧岩壁上搭建了一个更高的金属梯,使攀登更加便捷。2008年,中国的登山向导专门攀至“第二台阶”,将“中国梯”拆除,带回珠峰登山博物馆。

  “虽然老梯子不在山上了,但是每次踩在‘第二台阶’的新梯子上,都会感觉到精神的传承。”25岁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次仁罗布说。去年,他和7名队友一同登顶珠峰,为珠峰新“身高”的测量提供了宝贵的峰顶测量数据。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超3000人次从北坡登顶过珠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