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时政>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时间:2018-02-17 12:29来源:人民网 作者:卫 庶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简言之,就是国际传播中的舆论宣传能力,体现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参与全球治
原标题: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核心要点:

■ 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治理新格局,迫切需要构建相适应的对外话语体系。

■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把我们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要努力把握国际社会的研究兴趣点、利益交汇点、议题聚焦点、情感共鸣点,贴近能够影响别人、吸引别人的需求,主动设置议题以引发国际舆论共鸣。

■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方针。

■ 既要自豪地讲成绩,又要勇于直面问题;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从容地讲不足、坦诚地讲矛盾、客观地讲问题,又要主动面对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疑虑和关切,勇于直面并善于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些重要论述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外宣方面的职责和使命,是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

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简言之,就是国际传播中的舆论宣传能力,体现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治理新格局,迫切需要构建相适应的对外话语体系。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变革和重塑国际话语体系也是大势所趋。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进程中,中国是理念倡导者、引领者,也是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引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等,这些都是全球治理的重大创新和创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逐渐形成了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构架。我们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好我们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把我们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但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在国际上仍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的现象,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从外因来看,或认知错位,以“西方中心论”固化中国“贫穷”“落后”形象;或心态错位,倾力防范中国,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或话语错位,以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随意解读中国;或价值错位,以所谓“普世价值”裁量中国实践。从内因来看,我们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置身于“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读中国实践,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应该通过也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讲述,才能让世界认识发展变化的中国,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和作出的贡献。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我们的国际传播内容丰富前所未有、舞台广阔前所未有、发展前景前所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让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倾听中国声音,让中国理念成为世界共识。

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进一步总结国际传播规律,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

从中国实际出发,贴近国际关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得到更多听众、更好传播。国际传播的关键,不仅在于“向世界说什么”,也在于“怎么向世界说”。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善于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不断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这应该成为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特点和构建方法。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各种精彩故事,从中提炼中国话题,使之成为引导国际舆论的标识。要努力把握国际社会的研究兴趣点、利益交汇点、议题聚焦点、情感共鸣点,贴近能够影响别人、吸引别人的需求,主动设置议题以引发国际舆论共鸣,让“国际范儿”和“中国味儿”相结合,让中国形象润物无声、直抵人心。

统筹内宣外宣,协调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全球化时代,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世界上到处流传着中国故事,又从来没有什么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中国故事。国内受众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包括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国外受众也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希望在重大事件和关键节点上听到中国声音。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新闻舆论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国际传播报道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一方面,要遵循对外话语体系的独特规律,尊重其特定受众,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一方面,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对内传播要有外宣意识,考虑国际影响,对外传播要有内宣意识,兼顾国内受众感受,实现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协同发力、协调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推进海外合作和本土化建设。当前,互联网深刻颠覆人类传播方式,国际传播重点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已成为全球媒体共识。新媒体的发展客观上削弱了发达国家强势媒体的传统优势,为我们加速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我们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推动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并不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简单嫁接,也不能停留在“+互联网”,而要真正实现“互联网+”,让媒体融合尽快从“相加”变成“相融”,把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传播平台优势结合起来。要积极推进海外合作和本土化建设,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和平台,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对话合作,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覆盖面,不断提升合作传播能力和外宣工作实效。

集中讲好中国故事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对外话语体系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主要任务是集中讲好中国故事。

讲故事,首先要讲导向。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国内报道要讲导向,国际传播也要讲导向。我们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讲故事向世界宣传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改革发展成就和中国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与各国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等。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方针。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政治家办报要求贯穿到国际传播的各项工作中,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成为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的主力军,成为提升中国形象、有效引领国际舆论的主力军。

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一带一路”、亚投行、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创举,积累了中国好故事的丰富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宣传好中国共产党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的既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又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书香中的中国”“科学中的中国”“艺术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敢于发声,更要善于发声。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前进的每一步,都充满着继承与创新、奋斗与牺牲。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有稳定的外部环境,希望天下太平,但有些事情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总有一些人、一些国家要找各种机会、以各种借口挑起事端,对中国进行责难。讲好中国故事, 就要始终站在国际道义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制高点上,坚定中国立场,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既要自豪地讲成绩,又要勇于直面问题;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从容地讲不足、坦诚地讲矛盾、客观地讲问题,又要主动面对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疑虑和关切,勇于直面并善于开展国际舆论斗争。要加强国际舆情的预判研判,及时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增信释疑,在国际上放大正面声音,为我国发展、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