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要闻>

总书记到江苏考察释放鲜明信号

时间:2023-07-08 11:07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从时间看,此次考察,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时间过半。在年中的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更好谋划发展思路、部署经济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考察。

  5日下午至6日上午,总书记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企业科技创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情况。

  从时间看,此次考察,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时间过半。在年中的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更好谋划发展思路、部署经济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点看,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江苏省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到江苏省考察调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时再到江苏,释放这样一些鲜明的信号——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广汽研究院,到位于石家庄市的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再到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是重要内容。

  这次在苏州考察,无论是考察苏州工业园区,还是到高科技企业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用意十分明确。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二)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苏州以制造业立市,也是一座创新之城。2022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6万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52.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同来自江苏徐工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交流时指出:“从全世界来看,我们现在的制造业门类品种是最齐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们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这次在苏州考察,进一步彰显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导向。

  (三)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这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是不矛盾的。我们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敞开大门搞建设,一起合作实现共赢。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成果。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2019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正式挂牌成立。29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0亿美元,累计共有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174个项目,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4.8%,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鼓励民营企业把握高质量发展机遇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2005年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把握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次总书记专门前往这家企业考察,为民营企业勇攀科技高峰、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五)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苏州是一座人文之城。位于老城中心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水乡风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江路如今已是老百姓旅游休闲、品味历史文化的胜地。在传承文脉中品味文化,彰显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策划:霍小光、刘亢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

  主笔:安蓓、陈刚

  统筹:王绚、陈菲、凌军辉

  视觉|编辑:杨文荣、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