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娱乐>电视>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为何直戳人心?

时间:2017-04-10 16:51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不仅只用了10天就过审,还得到了8个字的评价——“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不仅只用了10天就过审,还得到了8个字的评价——“气势磅礴,石破天惊”。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为何如此受追捧?很多文章从剧本、演技等角度出发分析原因,今天思客将呈献给大家不一样的解读。思客综合了几位学者的观点,从现象级电视剧的打造、反腐剧的人心基础和年轻人的娱乐化传播三个角度,分析《人民的名义》大火的深层次原因。

QQ截图20170407135858

  反腐剧沉寂有时,一朝归来。《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口碑收视一路飘红,受到追捧和热议。

现象级作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

  这个时代,在我们的荧屏上,并不缺少流行剧,真正缺少的是现象剧——既有“金杯”又有“口碑”的制作。《人民的名义》就是一部现象剧。在玄幻剧流行的当下,《人民的名义》的“霸屏”,是一股清流,显得有些奇怪,自然引发了舆论的好奇。具体来说,这部电视剧既做到了有意义,也做到了有意思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有意义的作品。一段时间以来,反腐深入推进,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也改变了社会风气。在反腐过程中,人们并非局外人,而是以各种形式参与。在这方面,人们有着太多感慨。《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多多少少沾了反腐的光。

  一部流行作品的产生,未必需要有意义,但一定要有意思,需要通过自身艺术魅力,去打动和感动受众。反腐剧确实有“自热体质”,但其一旦播出,就再也不是单纯的价值输出了,而必须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选择接受。这就是艺术性的问题,作品需要以有意思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那些具备艺术性的作品,让人们感到有意思的作品,才能成为现象剧。

  《人民的名义》正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剧中共有三条叙事线索:一是检察机关办理重大腐败案件,揭露腐败对人民的伤害;二是政治线,展现被卷进腐败案的各级官员的斗争;三是人民线,讲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大时代下的种种遭遇。这三条线反映了现实生活,延伸了反腐剧的深度。导演李路曾表示,“没有人天生是贪官,人都有两面性和复杂性,是什么样的欲望、契机、事件促使他们走向了深渊,这是我想去探讨的。”导演如此的思路,编剧如此的安排,都需要由演员来表现。演员以教科书式的表演,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戏骨”。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市场出现了一种只要意思不要意义的倾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一些电视台、互联网和直播平台盲目追求高收视率、高点击率,节目内容泛娱乐化,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里,既涉及到创作导向和创作观,也反映出对市场需求的准确认知。在文化供给上,有人认准庸俗流行主义,认为粗俗的才是市场的,事实上,公众也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只是这部分需求,被人为屏蔽了,被人为隔裂了。

  《人民的名义》体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市场永远都存在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做到了有艺术性的表达,就能让“有意义”“有意思”无缝对接。

——毛建国(时评作者)

受热捧的关键:现实反腐打下了民心基础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赢得公众一边倒的好评,连苛刻的豆瓣都给了很高的分数,关键在于现实中反腐败取得的成绩所打下的民心基础

  常有人对正负能量进行这样的二元划分,把批评政府当作负能量,赞美才是正能量,并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可从《人民的名义》带来的传播效果看,这样剔肉见骨又入木三分的官场批判给人心带来的,难道不是正气凛然的能量?对明摆的问题刻意回避,把丑的说成美的,讳疾忌医,那种给人挖坑的高级黑才是最大的负能量。

  现实中反腐有了大的突破,打了一堆大老虎,腐败得到一定遏制,赢得了民心,反腐剧才会有突破,才能触动公众的情感,激发出强烈的正义情感。否则的话,现实并无改变,腐败丛生,虎蝇横行,公众对腐败敢怒不敢言。光靠反腐剧去批判、去打虎、去制造一个个廉政形象,编出的剧情严重脱离现实。这样的反腐剧越精彩,越容易用力过猛,让人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并产生“这是在粉饰现实”的排斥感。

  这两三年的现实反腐波澜壮阔,太多的故事,给影视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不过现实披露和报道的局限,只能让公众看到一个瞠目结舌的结果,而对反腐过程充满好奇。《人民的名义》极大满足了公众对过程的窥视欲和好奇心,完成了对隐秘过程的想象。

  这也是《人民的名义》最大的特色——不是“编”出来的。现实反腐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编剧用我们熟悉的时事、热点和反腐故事串起来的,简直就是现实的直播。

  《人民的名义》贩卖的不是传统反腐剧那种迎合你期待的鸡汤,而是以力透纸背的现实批判给人以酣畅淋漓的代入快感。所以人们追捧的,可能就是这种针砭时弊而又坦诚的真实,将你我的身份深深地代入其中。

——曹林(《中国青年报》编辑、著名时评人)

 

另类解读会消解其严肃性吗?

 

   陆毅成全剧“颜值”担当,“达康书记”圈粉无数……年轻观众用“萌心”解读剧作,成为《人民的名义》播出后的一大盛景。青年人以他们的方式,让《人民的名义》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得以传播。

  放在十几年前,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人民的名义》,没准会被认为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但到目前为止,官方媒体、出品方、创作者都对娱乐化《人民的名义》保持了认同甚至乐见其成的态度。由此可见,围绕新媒体所形成的娱乐话语体系,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接受。

  无论你喜不喜欢,年轻人都会霸道地用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爱憎,如果没法扭转这股话语潮流,那么选择适应和融入,未尝不是一种顺应大势的策略。

  年轻观众追捧《人民的名义》,不排除是从这些角色身上,体会到了年轻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在场感。而且,在我们特别关注语言风格、讲究语言技巧的文化背景下,剧中人物的生活化表达,拉近了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

  《人民的名义》是题材与尺度的突破,也是电视剧语言的突破,正是因为如此,网上一片沸腾的娱乐化解读,并不会消解剧作的严肃性。

——韩浩月(资深文化评论人)

(本期实习编辑:辛晓彤)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