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就业”富民兴村促脱贫

时间:2019-02-27 13:08来源:评论网 作者:唐加加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笔者认为,播州区能够立足本地实际、紧盯增收目标、创新扶贫模式,推动扶贫产业进村,让农村劳动力进入家门口的各类产业园、企业和基地,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值得点赞。
      近年来,播州区将扶贫产业项目作为推进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按照区域产业规划,以建设标准厂房、发展高效农业、成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内容,推动扶贫产业进村。(2月26日《遵义日报》5版)
     脱贫攻坚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群众增收不仅牵动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更是群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的关键所在。群众满意是党和国家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而就业作为见效快、持久性长的增收途径,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脱贫致富方式。时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遵义市播州区积极引进外地商人和本地经济能人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分散田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从过去农户单一种植模式转变为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同时,推进扶贫产业进村寨,让企业和贫困村对接,实现贫困人口“门前就业”,群众收入得到了保障。
    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企业进村入社,让企业增产、群众增收,可圈可点。对党政机关而言,把企业引进到村社,不仅能直接增加群众收入,还能拉动市场消费需求,更能持续不断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一举三得。对企业而言,农村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相对密集,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劳动力工资方面的支出,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农村群众作为产业进村的直接“受益人”,能自主开展企业宣传,稳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对群众个人而言,“门前就业”不仅能兼顾家庭,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在房租、水电、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收入和照顾家庭两者兼得。总之,引进企业进村社让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互动、相互融合、各取所需,实现了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笔者认为,播州区能够立足本地实际、紧盯增收目标、创新扶贫模式,推动扶贫产业进村,让农村劳动力进入家门口的各类产业园、企业和基地,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值得点赞。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