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地方>

人才新政重心当向“育人”转变

时间:2018-04-08 10:19来源:评论网 作者:勇军 点击:
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换一下思路,与其花大价钱“抢人”,不如沉下心来,利用本地高校的现有资源,进行科学性引导培育,扩大人才的总量。只要大家都能调整人才新政思路,何愁无人可用,何愁找不到人,何愁“抢人”的成本太高?所以,人才新政当适度向“育人”思路转变。
 “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26日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三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刻揭示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抢人”大战也是愈演愈烈,广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为了社会共识。
为了在“抢人”大战中得先机,占有一席之地,成都出台了史上最强“人才新政12条”,杭州对人才创业的资助高达1亿元,北京市启动了“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在落户、资助等方面不惜血本下重注,都想抢点高级知识分子、挖点创新创业人才,充实当地的人才库,助推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尊重,由此可见一斑。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人才的总量有限,你抢过去,我挖过来,抢栽“梧桐树”,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沦为相互“挖墙角”行为,使地方人才新政成为盲目的“烧钱政策”。“凤凰”需要引,但更需要育,只有把人才的总量“短板”补起来,以培育为主,吸引为辅,才能让各地的人才新政回归理性。
中国从来就不缺人才,不缺培育人才的机构,缺的是培育人才的思维和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是潜性的政绩,更是一个长效的投入过程,没有立竿见影之效。而这些,恰恰与社会浮躁心理、冲动政绩相互矛盾,使一些地方宁愿花大钱“抢人”,也不愿“育人”。今天要人就去“抢”,不在人才自给自足下功夫,终究补不齐人才的“缺口”,抢人大战必将持续上演,越来越惨烈。
    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换一下思路,与其花大价钱“抢人”,不如沉下心来,利用本地高校的现有资源,进行科学性引导培育,扩大人才的总量。只要大家都能调整人才新政思路,何愁无人可用,何愁找不到人,何愁“抢人”的成本太高?所以,人才新政当适度向“育人”思路转变。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