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评论>

新华社评论:体教结合不是一块金牌加一纸文凭

时间:2011-09-08 17:2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新华社记者李铮 方川已经在复旦大学教了三十年排球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队员被他招进复旦,又送入社会。方川说:“每当在各行各业看到学生身影时,我都很高兴。他们排球打得很棒,他们在社会上工作得更好。” 深圳大运会上,复旦大学传递出来的两个信息让人印象深刻:学校对

新华社记者李铮

方川已经在复旦大学教了三十年排球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队员被他招进复旦,又送入社会。方川说:“每当在各行各业看到学生身影时,我都很高兴。他们排球打得很棒,他们在社会上工作得更好。”

深圳大运会上新闻评论,复旦大学传递出来的两个信息让人印象深刻:学校对学生体育和体育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运动员真正把学习当回事的劲头。

高水平运动队确实是高校一张靓丽的名片,但负责任的复旦并没有简单地用几份学籍和几张文凭换取这张名片。复旦队员首先应是复旦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时间是学校必须做的。于是,复旦没有为了方便管理中国评论,把学生编入一个院系;面对很多高校梦寐以求,但却占用较多学习时间的全国顶级赛事资格,他们冷静地选择了放弃。

方川说:“我们很渴望比赛的机会,但高校首先应是培养学生的地方。”

环境塑造人中国评论网,复旦男排也有免试入学的专业运动员,但他们从来不用去刻意强调队员的学生身份,因为小伙子们英语流利、专业课精通,他们真的会为没有得到A而伤心,他们会为自己的硕士、博士梦想深夜苦读。如果专业运动员有了这样的素质,那更可喜。

近几届大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各级官员、领队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地解释着运动员学籍的完备和身份的真实,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中国运动员文化的缺失和高校体育水平的落后,是客观存在。

让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的体教结合还没有成功和成熟的经验时,清华在做、复旦在做……中国的大学逐渐开始用自己的底蕴和严谨默默地探索着、实践着。他们渴望参与到竞技体育的主战场网易评论,但时刻不忘自己培养学生的角色定位,因为那是根本。

二十五年的体教结合就是为了修复这原本不应该被割裂的体育和教育。(完)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