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评论>

公车改革到底有多难?

时间:2015-12-02 16:10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钟烁明 点击:
公车改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谨慎推进,本来无可厚非。毕竟这项改革牵扯到方方面面,工作面宽量大。但是,一些地方因此就把这项工作始终停留在“研究”阶段,把中央2015年底完成地方各级的公车改革部署置之脑后,而没有实质性的推进,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今天上午透露,四川省省级机关和市(州)将分别于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公车改革,他同时透露了改革后的具体补贴标准。(12月2日中国青年网)
       公车改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谨慎推进,本来无可厚非。毕竟这项改革牵扯到方方面面,工作面宽量大。但是,一些地方因此就把这项工作始终停留在“研究”阶段,把中央2015年底完成地方各级的公车改革部署置之脑后,而没有实质性的推进,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多少还是显得不太适应。
      不能否认,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利益调整深刻,既要保证公务人员工作不受影响,让其保持积极性,又对地方财政承担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各地情况不一样,设计科学的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案,需要一定时间。但同样是公车改革,也面临差不多的情况,中央国家机关的改革就按照中央部署如期完成了,而一些地方却推进缓慢,种做法还是不乏拖沓之嫌。如果改革只是顺水推舟,毫无困难可言,也就不成其为改革了,充其量也就是一项常规工作。
     从另一个层面看,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迟迟没有推进,不光是对待改革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可能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困扰。比如既得利益者对可能减少利益的不弃不离、患得患失;比如地方财力对改革的支撑乏力;比如决策层面对自身利益调整的顾虑,等等。但不管怎么说,改革成功与否是能力水平问题,而对部署的改革工作,改与不改更加考验政治素养,更加体现出令行禁止还是有令不行的执行力选择。改革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同样需要立说立行的效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去年底结束的公务员工资改革政策的落实。这项改革部署得早,可是最终得以落实,还是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一次会议上的“最后通牒”之后。这说明什么?说明改革任务并非无法推进,而在于一些地方没有强力推进工作的决心和态势。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水区,尤其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面临的形势再复杂,也要激流勇进,不能等闲视之或是置若罔闻。这应当成为改革的常态。如果每一次改革都不被重视而一再拖延,改革的成效将遥遥无期。
      因此,抛弃慢作为作风,对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尤为重要。一要强化目标问效。对每一项改革,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适时监督检查工作进度;二要强化巡视督查。把已经安排的改革任务,纳入巡视、督查工作范围,及时通报各地推进情况,提出慢作为整改意见;三要强化执纪问责。对落实改革任务慢作为、不作为,甚至是阳奉阴违的人和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包括公车改革在内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及时有效落地生根,结出丰硕之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