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广西>理论>

知识和真情 是他们最想要奉献给孩子的(组图)

时间:2011-10-11 21:3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本报记者 王蔚 毕业了。全国六所高等师范大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在经过了四年的悉心栽培后,他们将奔赴祖国各地的教育岗位。 在华东师范大学,973名免费师范生已经悉数“专业对口”,他们将全部履行协议,回到生源所在地的省市担当起中学教师的重任,其中有半数人是回到了西

本报记者

知识和真情

本报记者 王蔚 毕业了。全国六所高等师范大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在经过了四年的悉心栽培后,他们将奔赴祖国各地的教育岗位。 在华东师范大学,973名免费师范生已经悉数“专业对口”,他们将全部履行协议,回到生源所在地的省市担当起中学教师的重任,其中有半数人是回到了西部地区。 四年里,丽娃河畔的书香,给他们成长的养料;学者大师的教诲,让他们终身受益。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未来职业理想的孜孜追求,始终在驱使着他们奋进、再奋进。 1、农村娃圆了执教梦 在华东师大的校园里,有一位怀揣着教师的梦想一路追寻,把教育看作此生唯一理想的学生。她就是历史系07级免费师范生袁小琴。 袁小琴出生在四川农村的一户普通人家,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她从小就跟着身为教师的姑妈一起生活。教师是一辈子的职业,她将这句话牢牢印刻在心底,也许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儿时起,她便心怀尊敬、心存向往,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生追逐的梦想。 2007年9月,袁小琴从四川泸县来到上海广西移动,来到了华东师大,成为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大学四年,她埋首书堆,像海绵一样汲取全面的知识,只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者;她走出校门,考察调研,到美国,到广西,到泸州,体验中西教育的差距。2009年暑假,袁小琴参加了学校的“师范生卓越人才计划”,远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交流。在这短短一个月的体验过程,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模式,深深影响了袁小琴的教育理念。她开始琢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思考教师行与知的关系,感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内涵。大三寒假,回到家乡的袁小琴,身体力行地将所学所感的知识投入实践中国评论网,在自己家中为县里的孩子们开设课堂。面对家乡与上海等发达城市的教育水平相差之大,她越发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也越发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迎难而上。 2010年7月,袁小琴跟随着学校 “情系西部,铸就师魂”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广西全州,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大渭洞村1个学校,3个年级,6个学生,1个56岁的老师在这里坚守了26年;颠簸的山路,危险的河滩,以及陡峭的上下坡,这些关于桐油村小学的记忆,她久久不能忘记。而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或喜爱,或感动,或揪心,或不舍,袁小琴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用心贴近心,用爱感知爱。“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便是她作为老师的信条。知识和真情,是袁小琴最想要给予和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2、储备全面的知识 华东师大物理系07级朱蕊同学,前些天正忙着准备一堂“杠杆的平衡原理”实习课。她说:“如果很死板地上课,学生肯定会觉得无趣,自己也不会有成就感。”于是她就调动起以前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寻找那个突破死板教学的“点”。那个点不久就想出来了,她决定用“怎样使得跷跷板保持水平”引出“杠杆的平衡原理”。接着,她便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跷跷板的动画,并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跷跷板的模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发现很多生活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朱蕊说。 朱蕊把自己的课堂设计的功劳归到了三年来学的课程上,“我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其实是从我们的‘物理学史’课上得来的。许多伟大科学家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校安排的各种各样的课程,给了我许多灵感,使我在备课的时候左右逢源。”她还认为,一个好老师,不仅仅要课上得好,还要理解学生。为了实现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的理想,朱蕊除必修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之外,还选修了“学生行为研究”“公共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师生沟通艺术”等课。 “三年来广西大学,我几乎学到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所有书本知识。这些知识足够我享用一辈子。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教育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说。 3、锻炼各方面能力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华东师大高度重视公费师范生的课程体系建设。校长俞立中说:“教师教育课程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最为重要的资源和纽带,对于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有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意义。”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学与文理基础学科优势,构建了由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类、教育研究与拓展类、教育实践与技能类和学科教育类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群。这些新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课程的衔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顺利地投入到中小学教学工作中。 黄延达广西资助网,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07级政治学系的免费师范生。2007年,怀着父母的期望及自己的梦想来到了上海,他知道这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是梦想扬帆的地方。知道自己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一员,他时刻都在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在上海市吴泾中学担任助教,成功为老师组织班级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获得了“华东师大-吴泾中学”优秀助教的称号。 在抓紧学习的同时,小黄也十分注重对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培养。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三年来数次组织党员同学各项活动,其间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赴香港参加“2009青年教育工作者论坛”,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理念的精华。2009年,他被学校选送到山东大学访学学习,其间担任山东大学访学联谊会外联部长,组织全国40多所学校的访学生进行多项活动,得到了访学生和校领导的好评,锻炼了他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在这期间他也真实地了解到教师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态度都来自于自己对于生活的感知和顿悟。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人格和“三观”的感染。 2010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赴广西全州“情系西部,铸就师魂”暑期社会实践。虽然是社会实践,但确是第一次切身地接触到基层教育,接触到和自己世界不一样的学生世界。只有一个教师六个学生的教育之地,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师生真情长留,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对学生无悔的付出,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何为“师魂”! 他坚信,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教育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己对于教育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和坚持去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 作者:王蔚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