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风景区
忻州市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全市文化旅游怎么干?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心中的旅游发展振兴总思路是:叫响世界品牌,构建龙型格局,讲好忻州故事,打造战略产业,实现兴景富民,迈向国际水准。
为此,忻州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进行顶层设计、高端规划,详实的战略部署不断助推全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11月4日由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忻州市贯彻落实2016省旅游发展大会楼阳生代省长讲话精神实施方案》,更是用近万言条分缕析地对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路径画出导航,42项任务及分工简明扼要,通篇读过,忻州文化旅游的未来形象悄然立在脑中。
在内部铆足干劲策马向前的同时,忻州市对外旅游推介活动频抢眼球,竞上头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忻州市市长郑连生在2016年申办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时,对忻州旅游资源的介绍最是“醉心”。他说:“五台圣境,净化心灵;雁门雄风,激荡心灵;黄河风情,愉悦心灵;芦芽美景,陶冶心灵;奇顿温泉,洗涤心灵。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心灵之旅,而忻州就是那一叶穿越两岸、抵达彼岸的心灵之舟。忻州之旅,将会是每一位游客心灵的一次洗礼。”
目前,忻州心灵之舟已经扬帆起航。
1 略览忻州全域旅游,宏图雄壮
忻州是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全省唯一入围的地级市。该市因何能够成功申报这一项目?从忻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递交山西省旅游局的《关于申请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出端倪。
该局在报告中自荐道:“忻州市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全市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国家水利风景区4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7个、3A景区3个、2A景区1个,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个,省级休闲度假区5个。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芦芽山自然生态旅游区、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区五大旅游板块格局初步形成,基本符合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考核指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叫响世界品牌,做好龙的文章,讲好忻州故事’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五台山、长城(忻州段)两大世界遗产优势,构建‘举龙头’、‘舞龙身’、‘挺龙胸’、‘活龙水’的龙形旅游格局,提升忻州旅游业开发建设水平,打造最具魅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休闲旅游大市和国际终极旅游目的地。”
忻州市有着各种名号的旅游资源,关注旅游、热爱旅游的朋友们一定都了如指掌。但忻州通过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城市能够构建出怎样的旅游新世界,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那就需要对上述报告中提到的概念进行解读。
“叫响世界品牌、做好龙的文章、讲好忻州故事”,是忻州发展旅游的总体思路,亦是忻州市今后五年发展战略——“1661”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如何使这一思路落地有声变成现实,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在多个场合进行过阐释。2016年9月28日,中共忻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李俊明在作报告时这样说:“忻州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要瞄准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京津冀、太原都市圈后花园目标,以战略产业、国际视野、全域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总的思路是:叫响世界品牌。就是要进一步叫响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品牌,叫响由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为代表的长城‘外三关’和著名的平型关构成的长城(忻州段)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积极申报芦芽山(含万年冰洞)世界自然遗产。构建龙形格局。就是要逐步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为龙头,以文化遗产长城(忻州段)为龙身,以自然遗产芦芽山为龙胸,以黄河和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四河及顿村、奇村、大营、汤头四大温泉为龙水,构建忻州龙形旅游格局。讲好忻州故事。就是要讲好人的故事,讲好佛的故事,讲好山水田园城的故事,以微电影、新媒体全方位推介,以旅载文,以文促旅,强化‘心灵之舟’的文化内涵。打造战略产业。就是要站位战略视野,制定战略规划,引进战略投资,实施战略经营,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支撑力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融入‘商养学闲情奇’新型六要素,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发展。实现兴景富民。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鼓励申报A级景区,建设精品景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休闲养生、文化演艺、品牌会展、健身度假、民间工艺等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富民产业。迈向国际水准。积极申办亚太旅游休闲大会,鼓励我市景区与国内外著名景区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宣传展示忻州国际元素,扩大我市旅游国际影响力。同时,依托民歌之乡、剪纸之乡、摔跤之乡等品牌优势,挖掘佛教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竞技文化、民俗文化内涵,整体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引领消费升级。”这段讲话中的“构建龙形格局”即“做好龙的文章”的具体内容。
关于“举龙头”、“舞龙身”、“挺龙胸”、“活龙水”的龙形旅游格局,李俊明书记在2015年12月28日召开的忻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给出过准确答案:“要‘举龙头”,突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全力打造中国佛教第一圣地、山西表里山河第一山、山西对外交流开放第一窗口、山西人民心中第一名片;要‘舞龙身’,以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长城为龙身,提升各类景区的文化内涵、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忻州文化旅游业的新优势;要‘挺龙胸’,将芦芽山风景区打造成‘北方香格里拉’,突出其自然山水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要‘活龙水’,统筹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和四大温泉、高原天池,打造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使我市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大市、经济大市。”
借助李俊明的公开讲话,相信公众可以对忻州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脉络有一个相当清晰的印象。忻州全市也正照着这幅美丽蓝图在紧抓不懈地奋斗着、努力着。
在工作中,忻州市委、市政府也不断对这幅蓝图进行细化,对如何更好更快地呈现实景作任务分工、制订时间表。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1月4日下发的《忻州市贯彻落实2016省旅游发展大会楼阳生代省长讲话精神实施方案》,用近万言将该市文化旅游工作化为42项言简意赅的任务逐项进行派发,给每一个相关单位肩上都压上了目标明确的担子。
2 管窥心灵之舟建设,活力无限
在全省加强旅游行业宣传,营造更加深厚的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社会氛围之下,忻州市全域旅游格局构建得如何,都做了哪些可圈可点的工作?
在2016年10月14日召开的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忻州市市长郑连生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讲道,过去五年该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五台山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雁门关、芦芽山申报5A级景区通过初验,忻州云中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老牛湾、河边村等入选“山西最美旅游乡村”,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84.6亿元,年均增长21.8%。文化体制改革活力显现,忻州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市”。
忻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介绍,2016年上半年该市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截止到5月底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760人次,同比增长4%;旅游外汇收入247.03万美元,同比增长4.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54.15万人次,同比增长26.95%;国内旅游收入103.18亿元,同比增长25.98%,旅游总收入103.32亿元,同比增长25.92%。预计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7%。
向上看好的数据背后是忻州全市对旅游产业稳扎稳打的着力推动。忻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该市旅游规划开发扎实推进、宣传促销亮点纷呈、行业监管成效明显、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这些关乎旅游事业的方方面面发展得方兴未艾。
比如规划开发工作,上半年,该市修改完善了《忻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完成了《静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总体规划》、《岢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五台县桃花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忻府区鸦儿坑民俗村旅游总体规划》、《岢岚宋长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评审,目前所有规划评审稿都完成了修改并批复各县政府按程序组织实施。凡事预则立,科学的设计安排使得该市旅游项目进展顺利。2016年,该市共有2个省重点旅游工程,一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二是静乐县龙家庄龙湖栖贤谷景区项目,总投资40亿,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同时,该局对全市“十三五”重点旅游项目进行了摸底,累计储备了五台山国际旅游大酒店、繁峙县砂河北山文化旅游区项目等50多个旅游项目。推荐静乐县天柱山景区、宁武芦芽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库;推荐宁武县芦芽山南麓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宁武芦芽山风景区整改提升建设项目上报2016年第一批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推荐宁武天池滑雪场项目、繁峙灵岩山景区建设项目入选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推荐15个重大项目列入省旅游“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再如宣传促销工作。该市一是继续在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开展宣传,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老牛湾、天柱山和忻府温泉6景区,在央视《朝闻天下》、《走遍中国》等节目亮相。二是积极开展专题推介。2016年3月赴上海、南昌、合肥进行了专题推介,4月赴海口、桂林、昆明进行了专题推介……12月挺进广州。三是积极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借势宣传成效显著。从2月开始,制定了旅发大会申办方案,明确了职责,细化了分工,多次召开协调会,确保工作进度,全力争取2016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权,最终取得全省综合排名第四的好成绩,并荣获“最具魅力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称号。在辗转各地的极力宣传推介中,郑连生市长在“2016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电视竞演赛”上对忻州的推介最是精彩:
“今天,我真诚地向各位介绍一个真实的忻州。忻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我们忻府出发,经五台—繁峙—偏关—保德回到忻府,在这个环形路网上,镶嵌着五台圣境、雁门雄风、黄河风情、芦芽美景、奇顿温泉五颗明珠,我们一路走去,五台圣境净化心灵,雁门雄风激荡心灵,黄河风情愉悦心灵,芦芽美景陶冶心灵,奇顿温泉洗涤心灵。忻州正在实现浴火重生。忻州是佛国圣地,‘佛法无边,佛在心中’,‘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近年来,忻州的人民群众内铸心灵、外付行动,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旅游产业长足发展。去年,我们的雁门关、芦芽山申报5A级景区通过初审,五台山景区改革全面启动,五台山机场投入运营。今年,忻州、五台、保定的高铁又即将开工。忻州正在成长为一座产业新城、旅游名城、田园城市。忻州,始终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们深深知道,我们的旅游资源和潜力远未挖掘,我们的浴火重生也是刚刚起步,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还比比皆是,特别是还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五台山景区被媒体曝光的情形。但我们坚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始终坚持把问题当起点,把批评当动力,把监督当激励,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一以贯之,孜孜以求,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心灵的放飞、旅游的振兴、期许的成功。”
忻州人纯朴而动情的对外推介,获得了丰硕的收获。在2016年12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京津冀(忻州·北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恳谈会暨忻州(北京)招商会上,忻州共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467亿元,项目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新材料、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农牧业、房地产、文化旅游等行业。其中原平市政府与北京世纪华侨城合作的“北国侨城”项目,定襄县政府与温氏集团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养殖项目等格外引人注目。
为使旅游行业进入严格自律、秩序规范的新阶段,2016年12月27日,忻州市成立市旅游行业协会,并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忻州市旅游行业协会章程》、《旅游行业协会会费收支管理办法》,宣读了《忻州市旅游行业自律公约》,选举产生了旅游行业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补清当选为协会会长。市长郑连生就旅游行业协会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旅游行业协会的成立是旅游发展的新起点。旅游行业协会的成立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是现实工作的需要,合乎法律规定,必将推动我市旅游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二、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强化游客意识,真正把游客当作上帝、当作衣食父母;要强化家园意识,热爱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满意;要强化规则意识,了解、熟悉、掌握各种规则,运用规则解决问题,做大旅游市场。三、要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旅游行业协会要真正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协调解决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依法维权,维护利益;行业自律,自我监督,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四、要积极探索做好旅游事业的新途径。旅游行业协会要坚持游客至上,坚持会员为重,做到求实求是,在实践中探索一条维护各方合法利益、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路径。五、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工作,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忻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坚在会上指出,“旅游行业资源整合正当其时,抱团发展势在必行,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要充分发挥好协会的作用,努力实现旅游行业严格自律、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的工作目标,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提供坚强保障。”
此外,为了全域旅游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忻州各界人士也在不断建言献策。比如,《忻州日报》刊发赵永功撰写的《打通旅游快速通道,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其建议修建一条五台山与芦芽山之间的旅游快速通道,在全市形成“申”字形的路网结构,解决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三足鼎立”不能快速连通的问题。社会力量的激发、全民的热情参与,为忻州全域旅游建设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3 检视偏关建设样本,特色鲜明
忻州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各县(市、区)在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整体布局下各显其能,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和成绩。我们选取偏关县进行展示。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偏关县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活县”战略稳步推进,是全县“一点两线”大旅游格局形成的关键五年。2015年,该县旅游行业克服市场疲软、经济运行走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力推动旅游业逆市上扬,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2016年该县以黄河旅游带、长城沿线的旅游开发、老牛湾景区深度打造、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为重点和亮点,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力争用5年时间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
为了既定目标的圆满实现,偏关县以老牛湾为龙头,以“一核一带一线”旅游发展为主线,以县域独特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科学规划、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打造旅游名县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体质机制,按照“54212”旅游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偏关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一核一带一线”是指以老牛湾风景名胜区为核心,辐射老牛湾至寺沟沿黄河旅游带和老牛湾至南堡子北场长城沿线。“54212”是偏关县旅游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该县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完成从点到线,连线成片,最终实现“全景偏关”构想的发展路径。该县紧抓长城、黄河两大载体定位全县文化旅游格局,“5”是继续抓好老牛湾、乾坤湾、万家寨水利枢纽、红门口“地下长城”、护宁寺5大景区建设,“4”是加快推进老营至丫角山、丫角山至水泉、水泉至明灯山、关河口至火烧埝4条旅游公路建设,形成五大景区的互通互融;“2”是大力弘扬偏关县植树造林精神,展现造林成果,积极申报老营镇柏杨岭、南堡子乡青羊岭国家森林公园,“12”是12个重点旅游村建设,包括万家寨镇老牛湾、万家寨村;天峰坪镇寺沟村、关河口村,水泉乡水泉村,老营镇柏杨岭新堡,南堡子乡地椒卯村。“54212”以点带面,促进旅游开发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倾注心血于重点工作:一是高起点规划,为旅游发展树立新航标。他们规划先行,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在偏关县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偏关县旅游业建设性规划。以规划带动旅游要素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创新体质机制,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子。相关部门加快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寺沟护宁寺景区与水泉地下长城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做法,采取政府与企业PPP经营模式进行发展。加大老牛湾景区体制机制和内部改革力度,通过完善合同条款,拟定投资计划、监督投资进度、制定退出机制等方式,实现旅游投资企业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等多种形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完成人员、体制管理的改革,实现景区市场化运作,促进景区持续快速发展。三是深度打造“老牛湾+×”,树立偏关旅游新形象。该县以老牛湾村为试点,逐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步伐,引导农家乐整体规划、差异打造、重组合作、集群开发,形成乡村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连锁经营模式,在品牌塑造、功能定位、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整体升级换代,通过探索老牛湾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逐步向其他旅游重点村辐射推广,以实现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升级换代。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该县牢固树立旅游大项目是实现带动景区甚至全县旅游提速发展的思想,推进旅游整体招商进程,特别是旅游重点村招商,筛选重点旅游村,挖掘资源市场价值,编制旅游项目招商手册,同时出台旅游招商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有远见的大企业投资旅游业。五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新水平。他们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组织开展“强管理、树品牌”活动,强化全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认真贯彻落实《偏关县旅游管理办法(试行)》,联合公安、工商、交通、食药监、质监等涉旅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活动,规范管理,努力营造“和谐、安全、文明、有序”的旅游新环境。
为了使各项工作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利实施,偏关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制定多项保障措施为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如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人才保障、信息保障。各方面的共同作用,给偏关旅游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县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许瑞峰 裴红军/文 班志增/图
(责任编辑: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