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工程”提升村级现代化治理水平

时间:2020-06-17 16:05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过去认为,村级基层社会治理紧需要抓住村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利用其在村级具有威望和威信等优势,团结引导群众拧成一股绳,为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合力。然新时代下,随着思想多元开放、新兴业态和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加上全面依法治国思维深入人心。村级社会治理
      过去认为,村级基层社会治理紧需要抓住村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利用其在村级具有威望和威信等优势,团结引导群众拧成一股绳,为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合力。然新时代下,随着思想多元开放、新兴业态和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加上全面依法治国思维深入人心。村级社会治理必然要面对社会转型和趋势的压力,改变过去老模式、老办法,不断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事实上,常提到的“反对形式主义”问题,当然有各种综合因素的叠加与催化。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即基层社会任务压力重与社会治理效能低的矛盾。如,有些村级基层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望而生畏”,应对新形势、处理新矛盾的能力短板凸显,不得不选择应付了事,闯关过关等任务意识严重。从扶贫工作中,少数村级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党员干部队伍担当作为不坚强,就足以看出部分村级社会治理与新时代整体社会治理体系格格不入。因此,要实施好“三个工程”为村级社会治理提供动力源泉。
     以“头雁工程”抓“关键少数”。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薄弱的环节也在基层。基层的薄弱有多表现,如资源、资金、项目、技术等天然匮乏,直面群众、直面矛盾、问题复杂等等。然“群雁高飞头雁领”,村级党组织书记是一村一域的“领头雁”,其政治品格、思想作风、能力建设等直接决定了村级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格局。因历史和传统原因,不少村党组织书记存在学历低、文化水平不高、创新创造后坐力不足等问题,加上老化弱化等因素影响,对村级社会治理转型升级来说,是最大的掣肘和瓶颈。因而,要加大对“头雁工程”的深耕开挖,一是把好源头关,推行县乡联审机制,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联审考核;二是把好培育关,发挥县乡培训教育资源,坚持动态和专项教育结合,既抓思想、又抓业务,实现村支部书记“双提升”;三是把好监管关,坚持“一人一档”原则,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档案管理专业化规范化,覆盖履职、考核、奖惩、经历等各方面,强化监督管理。
    以“还巢工程”聚“有生力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村级党员干部队伍是村级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唯有畅通“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新鲜血脉,才能确保村级队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此外,乡村囿于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创业环境、择业参考以及发展前景不如城市,人才引进和吸纳会存在较大的难处、缺乏优势。因而,要依靠政策性扶持,对接本村本户籍的大学生,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还巢工程”方案。比如,在公务员、事业编招录考试,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本村大学生回村任职,“飞出大山,能飞回大山”并作为村级有生力量进行培育,投入到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队伍中来,优化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为村级社会治理注入强大生命力,保障治理成效的可持续、常态化。
      以“阳光工程”促“众志成城”。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村级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基层、造福群众,也要立足群众、依靠基层。现实中,不乏个别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干部沉迷于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单方面流向模式,与百姓群众、乡村农民没形成良好互动,导致村级社会事务缺乏监督、缺乏群众基础,甚至存在不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形象,更吞噬了村级社会治理的牢固城墙。因而,要建立健全村级“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村级民主、强化群众监督,通过民事协商、民主评议、群众决策等程序“还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白”,从而凝聚村级社会治理的磅礴力量,为构建现代化村级社会治理体系筑牢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