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改>

教改先要消除行政化管理倾向

时间:2011-09-23 21:3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社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昨日全文公布,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问计于民的姿态,让人看到了教改的希望,感受到了教改的信心。 该《纲要》汇集了目前所能达成的诸多教改共识,直面教育现实问题,有诸多突破、创新和亮点。比如,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

社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昨日全文公布,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问计于民的姿态,让人看到了教改的希望,感受到了教改的信心。

该《纲要》汇集了目前所能达成的诸多教改共识,直面教育现实问题,有诸多突破、创新和亮点。比如,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高校分类入学考试,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等。

教改如何落实?有关部署是成立“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改革试点。

这也就表明,目前的《纲要》已经确定了教改方向,但还没涉及具体改革方案。在方向性问题上,尚需耗费时日才能基本达成“共识”,可以想见,在具体实施方案上,必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其中,如何合理界定行政部门的权力,消除行政化管理倾向,就十分关键。

拿“加强省级政府统筹责任、推动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来说,前者需要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以及上级政府问责下级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责机制。后者需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如果区域内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教师和校长轮换制也将会流于形式。

拿“依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来说,在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里就已明确规定,但办学自主权始终落实不了。原因何在?就在于教育行政化严重,从招生计划到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再到学术研究,都要经过行政部门审批、评审、立项。因此教改小家,只有建立大学的法人治理机构,在高校内切实建立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学生自治的组织与机构,才能真正落实办学自主权。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连线时明确指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说,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条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另外一条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因此,教改攻坚战所要攻克的,或者说教改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教育行政化的倾向。所以,在方向性描述之外,《纲要》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各方面的权和责,并根据这样的界定,设计未来教育管理的基本构架。这一构架中,有三个基本支撑点需要确立:

其一,确立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拨款委员会。教育拨款委员会应设立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负责教育预算的审批和拨款的监督。各级人大对政府部门不履行投入责任,依法问责。这一点,将理清教育拨款体系,解决长期以来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同时中国评论网,给予学校不受财权制约的办学空间。

其二教改论文,确立中小学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大学的理事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由社区人大代表、教育行政官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重大教育决策、教育评价与监督。大学的理事会或董事会,由学校举办者对应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等组成,负责学校重大战略决策、遴选校长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纲要》提出的管办分离。

其三,确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设立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之下,主要推进政府机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督促各地设立教育拨款委员会,加强省级教育统筹;督促各地建立新型教育治理结构。这将促进教改攻克最大的阻力教改论文如何写,即教育行政化。面对庞大的既得利益阻力,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超越部门权力的机构,很难攻克教育行政化的堡垒。

如果这三个基本支撑点能被确立,则《纲要》的创新点、突破点和亮点就有望落实,中国的教育发展就能真正踏上新起点。

见A04-A12版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