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纪实>观察>

电商经济的下一个五年

时间:2014-12-21 13:21来源:新华网 作者:高红冰 点击:
在大变革来临时,我们不能自以为已经看到了全局。实际上今天C正在变大,如果C和A的交叉被叫B的话,那B可能就是传统经济中被互联网化的经济。

在大变革来临时,我们不能自以为已经看到了全局。实际上今天C正在变大,如果C和A的交叉被叫B的话,那B可能就是传统经济中被互联网化的经济。

  此文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政策研究室主任高红冰在“新华网思客会•新经济跨界谈”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非常荣幸有机会在思客会上分享我们对新经济、电子商务或未来发展的认知以及观察。这些认知和观察可能更多地带有一些感性的,或者说是“湿乎乎”的东西,还没有经过总结和抽象的量化,但是会给出一些现实的证据让大家触摸新经济的发展、状态和它未来的潜力。

  1994年是一个非常值得记住的时间,到现在我们都认为那是一个历史时刻,因为正是在那年,第一条64K专线接到美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这个改变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我们到底怎么看待互联网。

  今天,互联网这个单词已经被泛化掉了,很多人已经抓不住它背后的传播含义、新经济学含义或者对社会组织的含义。但我认为,互联网之所以能颠覆今天所有的东西,最核心的节点就是一个基本协议——TCP/IP协议。这个节点本身是不变的,在它的两端,一个是计算的革命,一个是数据的革命。

  今天,计算的革命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一台电脑的计算能力可以达到每秒20亿次。到2018年,一台单片机会超过人脑300亿次的计算,可能今后依然会以摩尔定律去膨胀,这是在规则体系变革之前的革命。

  而另外一个维度,则是数据的革命。如果用一个量性评估,2013年产生的数据是2012年的两倍,2012年产生的数据是前面9年的综合。这也是一个指数的增长模式。

  但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待互联网的视角也在变化。上世纪90年代,我们更多地把它当做上网工具、一个网站、一个网络的渠道和内容;而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了更实实在在的东西,当初的互联网正在展示或者演化成互联网经济体。

  互联网经济体包含着一些特定的含义。为了把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逻辑和思考表现得清楚一点,我画了一个图,就是ABC这三个图。大部分人都是按A这样的视角来看的,因为大家都脚踩在工业经济的商业逻辑下,但互联网发生的变革是在C里发生的,所以C里面发生的经济现象和本质特征和A完全不同,以传统视角看C是看不到的。在大变革来临时,我们不能自以为已经看到了全局。实际上今天C正在变大,如果C和A的交叉被叫B的话,那B可能就是传统经济中被互联网化的经济。

  今天C更值得关注。C有大量鲜活的特点,比如一个邮件今天上亿人在用,过去写信可能就上百次的速度,但是今天都是以C的速度在进行。余额宝在短短一年内就发展了一亿多用户,过去证券用户开户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达到800多万,这都是C领域发生的变革。所以,如果继续用A的视角看待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可能看得就不是那么完整和清晰。

  而我觉得一个变革的视角可能是C的这个部分被进一步叫“互联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而是一些从业者或者是6亿多互联网网民、5亿多手机网民、3亿多网络人群构成的一个组织体系(或者说是人群体系)。人群体系就是一个黑洞,大量的年轻人在做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商业。20~29岁的网络人群中,80后、90后的占比基本上是在90%以上,这些人数字化的程度已经不是50后、60后的人可以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行业已经被重构掉了,我们的出版、广告、通信、物流等都会被改造,这是一个基本的变革和演化的逻辑。

  给大家一些证据看待今天发生的这场变革。第一个变革大家都知道,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变成最大的IPO。对此,美国人会问这是真的吗?后来就接着问,这个公司的报表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公司能持续多久。所有的怀疑归结为一点就是: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公司能持久吗?但是今天真正的问题可能是: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成长的是一个新经济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公司,它来自哪里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它是新经济的公司才是主要问题。

  阿里巴巴上市企业融资2500亿美元,现在是排名全球第四大的公司,在互联网公司中排第二。这样一家公司的背后,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经济体制。双十一的时候你看到的销售数字,在10年或者12年、15年以后,可能就会变成每一天网购的总数,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知道背后意味着什么吗?那代表每秒钟的交易次数达到7.8万次,支付的笔次每秒钟达到4.2亿次,这些数字都是海量的,在传统经济里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再用实一点的数字去看,交易当天头3分钟完成10亿交易额,第5分17秒完成第二个10亿,第38分钟的时候完成了100亿。你可以想象,全国大概3亿多网民和消费者被互联网分布计算链接起来以后,几百万卖家参与的环节达成了这样的交易。在这背后我们还发现,手机的下单支付达到243亿,占比占到24.6%,这叫移动互联网。

  再看双十一当天下单的2.78亿包裹(平时每天大概有2700万),其中有多少大件商品呢?130万件。过去大家认为淘宝就是买小包裹的,但今年天猫双十一中130万件是冰箱、彩电这样的大货件;过去大家认为物流不能支撑的,今天都可以做到。今年217个国家的人在天猫上买东西,这也是第一次,说明这已经是全球性的网购。此外,也透露出中国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是极其巨大的,是你不可以想象的。那我们从前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些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商业基础设施并不能覆盖到所有消费需求的前端,这导致了需求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如果把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比较的话,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去年实现362亿交易规模,相当于8.7万家沃尔玛的标准店面。如果店面全部摊开,相当于把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全部变成卖场来卖东西。你可以想象,互联网的分布计算不是线下,如果线下一个营业网点有5万人、10万人,那一定会发生踩踏事件。所以,互联网聚集到的巨大货品以及消费者链接起来构成的经济体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我们在研究当中发现,每一件发生的事情背后,都有着基本的经济逻辑,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事实上给淘宝的增长、网络零售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机会。所有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互联网来讲都是一个机会。2008年时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的出口受到阻碍,而过去我们是以“WTO+外贸”组成了我们的出口体制,但这最近四五年中,我们以一个“互联网+内需”的体制正在替换前面的体制。所以在2008年到2012年这四年的时间里,淘宝销售规模从1000亿达到1万亿,去年淘宝加天猫销售规模达到1.54万亿,今年可能会达到2.3、2.4万亿,未来十年这个数字可能要突破10万亿、15万亿。

  我们还发现,东部沿海产业能力相对过剩的地方,变成了卖家的角色,而中西部三线、四线城市包括新生代的80后、90后消费者,相当于买家的角色。当这样的买家卖家进入网络交易平台,物流系统又把电子商务交易体系链接起来后,在全球统一的大市场里,买和卖的过程就得以实现。

  2006年到2013年,线上零售总额从200多亿涨到1.85万亿,占社会零售总额的占比从0.3%涨到8%,今年可能达到10%。按国内审计排名,网络零售已经达到第四位,网络市场占整个国内市场的比例在全球来看已经达到最高,中国的网民数已经超过了美国。所以,我们对互联网确实有信心,是因为有巨大的技术基础设施的存在,有消费者和云计算的存在,有宽带的存在,同时还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的存在,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超越美国的机会。

  我们还发现,电子商务在促进消费增长、增加就业和就业转型升级方面都有诸多贡献。网络零售在消费升级领域中起到的作用,是把那些现在的商业基础设施不能覆盖的区域进行了覆盖——美国坚果协会这次拿到中国来销售的产品,就有一半以上销往线下没有覆盖的区域。正是把边缘地带的消费潜能挖掘出来,才使网络零售增长成为可能。

  在过去,大家认为网络零售只是简单地把一件衣服从线下搬到网上去卖,在搬的过程中产生一小部分增量。但麦肯锡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带动的新增消费高达39%,这个增量产生的是新经济,是比传统经济更有活力的经济。人社部在对市场进行了两年的追踪调研后发现,网络零售带来了将近1000万就业机会和岗位,基本上一个网店能带动2.55个就业岗位。在网店就业群体中,你会发现30%的网店是缺人的,45%是社会弱势群体。

  今天网络零售或者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经济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在于:它使得底层草根阶层通过创办网店,通过互联网经济的创业可以找到上升的通道。我觉得这件事情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会更大。一些没有社会地位的人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可以找到一个上升的通道,这给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过去五年中,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完善。6亿网民手中的手机,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大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但如果以原来的工业经济视角看,这不叫基础投资。但是按一千块钱一部手机来测算的话,一个五年周期的投资,仅仅是手机的换代投入,不算软件起码要超过2万亿。所以,不要小看移动端的投资,它也是在拉动整个消费或者基础设施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实在进一步演化成商业的生态体系(或称为价值网络)。一个平台的交易由支撑服务、验证服务和基础服务构成。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有买家、有卖家还有服务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商业体系,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全社会的协作经济。

  在整个交易中,存在一个完全的对等协作体系。过去是靠单点的链接,今天是靠多点的链接、网上的链接,所以在多物种、多商业主体群集的协作下,商业活力是非常巨大的。这都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业,每天都有新的物种、新的行业、新的企业在产生。

  未来的五年,电子商务会怎么发展?让我们做一些大胆的猜想。一方面,电子商务可能会全方位地实现变道超车;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可以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倒逼改革,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电子商务在促进增量的改革,这与克强经济学里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是高度一致的。三公消费减少后,包括政府和企业采购市场化、透明化的溢出效应,激活了新的消费需求。其中,农村电商是一个迅速的增量,买格局和卖格局在不断体现,会在商品的价格盆地寻找可购买的商品,再通过全球的网络完成供需的匹配。

  举一个例子来看农村电商。在徐州以东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沙集镇东风村,今年双十一完成了将近6000万的交易。六年前,这个地方还什么都没有,现在却活生生地长出了这样一个产业集群型村镇。06年,一个年轻创业者从县里的移动公司下岗后回到这里开始创业,他在上海时发现宜家的板式家具非常有吸引力,回来后就开始仿制。后来,这个村开始形成一个聚集地,上个月(11月)整个村有30亿的收入,而整个县的收入才40亿。没有政府规划,没有谁的命令,这完全是低层草根的做法,但就是产生了这样一个家具一条街。

  我们发现,全国有20多个类似沙集镇这样的淘宝村。淘宝村是什么概念?一个村200多个网点,一年的交易规模超过1000万,这完全是自发的发展。

  与国际上的情况做比较,我们会发现,2016年的某一天,淘宝和天猫的交易规模也会超过全球最大的线下连锁商店沃尔玛。这是一个新的网络零售的商业模式,超越了工业经济的供应链和IT系统组成的商业模式,所以它的意义可能远远不只是一个中国企业超过美国企业。在这个变革当中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C2B——3亿消费者已经在线,在用手机和电脑买东西,同时卖家也在线,他们的10亿件货品也在线。所以,消费者、零售商、货品这三者在线,会倒逼批发零售业、品牌商和生产商在线。

  整个互联网化的改造是消费端往生产端倒逼的机制,这和工业革命完全相反。工业革命是B2C的模式,生产什么就推给消费者,而今天发生的互联网的零售革命和经济革命,是由消费端倒逼回来形成反向定制。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和金融紧随着逆向改造并发生变革,余额宝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大的力量正是因为消费者迎合了他的需求。C端的变革就是这样的,中国社会和人口的高度互联网化是这个变革的基本动力。

  我们在淘宝上已经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把淘工厂当作一种商品去销售。刚才大家讲到工业4.0,我认为没有一个空的工业4.0。如果没有消费者的需求,工业4.0就落不了地,我不认为会有一个脱离消费者的工业4.0。必须有一个消费者需求的聚合,反向去促进工业制造的升级,这样的升级才是健康的;如果仅仅为制造业而升级,那一定解决不了制造业的弊端,形成供需不匹配。所以,倒回来进行的生产能力的销售,这是一种新的场景和现象。

  青岛的红领,这端下单,那边西服开始生产,这样一个加工厂一年能产100万套西服,一年的销售收入有11亿,这样的情况已经在中国出现。这不是老美或者欧洲4.0给我们的,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家创造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中国的市场需求以及中国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的确能够产生新的创新性格。在中国,只要能满足80~90%的大众消费,就可以覆盖大量的消费需求——不用做足够好的,只要做差不多好的,就可以把我们的经济活力激发起来。这样的产能不是抽象的4.0,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式的生产制造创新。

  在这种创新的背后,不管你中间的消费者还是分销商、生产商,基本的逻辑就是:一定要基于云计算、基于数据的驱动去实现C2B的改造。不管是消费者或者制造业,都必须基于数字去驱动,没有数字驱动的制造和生产是走不动的。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消费者进一步融入到整个经济的中间,消费者主导市场,这是新经济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经销商和中间商慢慢被供需压缩后必须转成做服务商,单纯只做中间人的角色是没有商业价值的,那样会慢慢被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挤扁;第三个特征就是制造商必须柔性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中间商的变化,制造商必须可以生产一万个不同品种,也可以生产一件品种,必须要能随时调整生产能力。  

  未来发展的方向仍然是技术、商业和生活的发展方式,即技术驱动商业的变革。而商业变革和技术变革重叠在一起,驱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变革。

  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本网思客。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