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它的悲欢》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网络文学”,因为它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又是先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作者本身就是网络作家。但这些作品又有别于我们狭义认知上的“网文”,《世界和它的悲欢》没有玄幻故事里那些动不动就“封天”、“择天”、“霸天”的主角,也没有各种想当然的中二意淫情节。
如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可谓常态,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对原创IP的需求,比如《白鹿原》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更是有中日韩三种版本,当今这个时代,一篇好故事潜藏着巨大的价值。 近日,内容平台“简书”推出了自己的实体书《世界和它的悲欢》,这是一部出自19位不同作者的短篇小说合集,作者们并非是像刘震云、毕飞宇这样的传统知名大家,有的是文坛新秀、有的则是资深“简友”,但他们的作品都有个统一的特点——值得搬上大银幕。 推荐理由 生于网络却很不“网文” 《世界和它的悲欢》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网络文学”,因为它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又是先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作者本身就是网络作家。但这些作品又有别于我们狭义认知上的“网文”,《世界和它的悲欢》没有玄幻故事里那些动不动就“封天”、“择天”、“霸天”的主角,也没有各种想当然的中二意淫情节。 相反,在作者苏小飞的《劝死与催生》里,虚构了“劝死人”这样一个职业,“劝死人”的妻子却是一名接生婆,如此冲突的两种职业解构着乡村文化;在作者梅珈瑞的《搓澡的江湖》里,搓澡师傅居然也是分为“南派”“北派”,行文间隐约竟有一种徐浩峰武侠世界的味道;在作者张兀一的《抑郁症纪元》里,宇航员夫妻间上演的一场“星际穿越”,重新定义了我们对于生命的看法;在作者lk洛的《汉斯先生》里,塑造了一位疑似穿越者,穿越的桥段见多了,但爱吃土的穿越者可是头一次见…… 这19篇小说有都市的、乡村的,有民国的、现代的、乃至未来的,题材不一而足,时而会被这些标新立异的情节惊到,时而又会为小说人物的际遇喟叹,这恐怕也正是此书名字想传达的含义吧,咀嚼一己之悲欢,仿佛看到了大千世界。 文学作品需要培养读者 如今许多人感慨年轻人不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了,相反只喜欢去看简单甚至不用思考的东西。 看简单甚至不用思考的东西应该是人类的共性吧,到和看不看文学作品没太大关系。 实际上,没有人天生就是对“高冷”的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即便感兴趣,要想彻底弄懂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因此,如今所谓“年轻人不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现状,源于我们没有去培养读者,而是一味地躲在角落里感慨文学之衰落,最终快餐式“网文”大行其道,到头来还要让网络去背锅。 所以,《世界和它的悲欢》可以定性为文学入门级读物,这并非是贬义词,虽然这些作品都可以划归为文学作品,甚至说它是纯文学也不为过,但是离那些经典作品还是有些距离。但是书中的作品在题材上不追求厚重,思想上也不刻意拔高,情节耐人寻味,仿佛一部精彩的电影跃然纸上,很适合成为年轻人了解文学的一个窗口。 现象观察 作品好坏读者最有发言权 简书总编辑刘淼在《世界和它的悲欢》序言中写道:“互联网这项伟大的发明,同时释放了阅读者和创作者的潜能。在此之前,创作者需要将作品汇集到书刊之中,再由出版机构分发给读者。如今,优秀的作品可以在作者和读者间进行‘点对点’的传播。” 信报记者发现,入选《世界和它的悲欢》的作品,在印成铅字前都是在简书平台提前发表了的,有的还在简书的短篇小说月刊中推送,众多参选的作品最终能入选实体书,不光是经过编辑的审核,同时也是经过了读者们的检验,因此一些作品及作者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粉丝。 简书此次推出实体书,或许也是有意将自己平台上的作品打造成IP,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一些作品就真会以电影以及其他形式与大家见面。 传统期刊也在进行革命 说到底,《世界和它的悲欢》颇有MOOK的意味,即杂志型图书,而简书这一平台如今正做着类似传统文学期刊的工作,同样有编辑、有自己评定的标准,并非为单纯追求市场,可以说《世界和它的悲欢》颇有纯文学杂志的风范。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收获》,如今很多80后90后对这本杂志都十分陌生了,但诸如冯骥才、老舍、王蒙、张抗抗等大家,可都曾在《收获》上发表过重要作品,甚至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史与《收获》密不可分,然而在传统出版物被“唱衰”的时代,《收获》也在面临挑战。 信报记者了解到,《收获》在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行距”的APP,一个可以接受在线投稿的平台,这个平台上不仅有编辑、作者、读者,同时还有很多影视工作者,“行距”不仅在纸质刊物之外提供了更宽广的发稿平台,同时也在为打造IP进行着革命。 记者手记 短篇小说的翻身借助了市场价值 曾几何时,无论作家、读者,都有一种长篇情结,总觉得一部长篇小说更能成为代表作品,不写长篇的作家就不是好作家,更有甚者,好多人觉得那种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大部头”才是纯文学,一些短篇幅的作品只不过是雕虫小技。 其实,长篇重于架构,唯有丰富的阅历方能写就;短篇精于巧思,化繁为简更考验文字功夫。如今短篇小说的地位逐渐提高了,但作为一个文学者爱好者,却发现了十分吊诡的原因。 因为如今的电影编剧越来越懒了,像高满堂那样愿意花费8年去完成《闯关东》的人太少了,所以大多编剧更喜欢改编文学作品,而长篇小说改编起来太难太耗时间,倒不如改改短篇小说以满足电影市场短平快的需求。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历来就有“较劲”的传统,在借助了市场价值打了翻身仗后,短篇小说也让大家发现了它们的价值,然而这似乎只是借助市场,又有多少人是被它们本身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呢,这恐怕就是“短篇小说和它的悲欢”吧。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晚霞溢彩 | 运动竞技 | 两会频道 | 人社保障 | 欧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新硬件时代 | 非洲频道 | 美洲频道 | 澳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疆建设兵团 | 网络金融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聚焦海外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民政工会 |
19篇值得搬上大银幕的好故事
时间:2017-05-22 11:45来源:信报 作者:记者 刘杭 点击:
次
《世界和它的悲欢》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网络文学”,因为它通过网络平台征集,又是先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作者本身就是网络作家。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辛识平:读书,习近平倡导的生活方式
- 下一篇:为什么当代中国人的阅读率很低?值得深思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图片文章
- 精彩文章
-
- 《西游记》不能当成神魔小说去读
《西游记》完全可以当作一部辛辣的讽刺小说来读。吴承恩曾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
- 实干需要“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助力
学习《贵州日报》《撸起袖子实干兴省》一文有感 ...
- 阅读是思想上的“加油站”
正如白岩松在《白说》里所讲的那样,“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从中找到...
- 党员干部要学会“生活”
常言道:“不会生活的人就不会工作。”的确,生活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只有通...
- “青山更青,夕阳更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的阅读率很低?值得深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
- 《西游记》不能当成神魔小说去读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自助游网站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 中国靓号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