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动态>

泥土里“钻”出来的声音才嘹亮久远

时间:2016-02-18 12:0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秦平 点击:
自正月初四至正月初八,宁夏大剧院连续五天上演秦腔好戏:陕甘宁三地秦腔艺术家让喜爱秦腔的宁夏秦腔戏迷大饱眼福耳福,场内掌声不断
        自正月初四至正月初八,宁夏大剧院连续五天上演秦腔好戏:陕甘宁三地秦腔艺术家让喜爱秦腔的宁夏秦腔戏迷大饱眼福耳福,场内掌声不断。(2月15日《光明日报》)
       秦腔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查阅史料可见,秦腔起源于西周西府,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配乐的很多器具都是用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枣木等木材制作而成。可以说,秦腔从艺术形式到艺术器具都沾满了泥土的“芬芳”。
秦腔,这一特殊的文艺形态,也为京剧等其他剧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和借鉴。她以自己绵延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也早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成员。基于此,秦腔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就是根植于、生长于、壮大于百姓生活中的文艺形态的优秀代表。
    《春秋公羊传》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文艺作品的根源都是人类活动的记载、反映或升华。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但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纷繁。剧目以反映历史事件、表现民间生活、婚姻爱情的剧目为主。秦腔深深的扎根于泥土,不仅书写记录着百姓的伟大劳动实践,也镌刻着时代发展的绚丽缩影,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奋斗进取的信仰之美。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文艺在心中口中流传才能经久不息。大部分秦腔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既有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的吼叫,又有爱和恨、生和死的呐喊。某种意义来讲,这种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声音就是这一块热土历史变迁的“口述史”和“活化石”。或许这就是秦腔绵延不绝的最佳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秦腔这一艺术形态,从发源到成长到壮大,无不印证了这一判断。我们常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些话也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人民群众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当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中华儿女逐梦前行。
      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绝佳的土壤。时代和人民需要更多秦腔般的优秀艺术形态和作品,去铭记时代变迁的脚步,去映照民族复兴的光辉,去激励奋斗前行的力量。也唯有那些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声音,才能更嘹亮、更久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