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动态>

从“乡镇换届”看“基层一线”

时间:2016-05-03 10:0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杨文敏 麻俊 点击:
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白日化,主攻战场几乎拉到了农村。于此,乡镇一级党委政府随之变为了指挥部,乡镇领导干部变成了指战员,基层干部变身战斗员。既然是战斗就得排兵布阵、派兵遣将,用兵不慎导致的或许只是战斗力不够强、摧贫拔困缓慢;
     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白日化,主攻战场几乎拉到了农村。于此,乡镇一级党委政府随之变为了指挥部,乡镇领导干部变成了指战员,基层干部变身战斗员。既然是战斗就得排兵布阵、派兵遣将,用兵不慎导致的或许只是战斗力不够强、摧贫拔困缓慢;然而用将不当则举步维艰、民心隔离,拖累的绝不仅仅是攻坚步伐,更是拖了“同步小康”的后腿;反之,用活“将”则将勇拔头筹、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如期与全国一道实现“同步小康”成功在望。
一、乡镇一线干部的基本现状
乡镇换届,意味着“有上、有变、有离”,有的同志将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同志将变换领导岗位,有的同志则离开领导岗位。从当前情况看,大多数干部尚能正确对待个人的“上、变、离”,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因为错综复杂的种种关系而无法正确对待,其主要体现为三大类:
一是能干的缺“位置”。既然工作重心到乡镇,基层干部该当得到重视,介于乡镇干部多、领导职务少,加之县一级提拔空降,导致乡镇一线干部挤压严重。
当前,众多乡镇的城镇建设可谓风生水起、园区建设搞得热火朝天、乡村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党建、民生、宣传、精神文明等工作同样出类拔萃等等,这些成绩的确定,离不开基层干部的汗水,更离不开比比皆是的优秀干部。理当成绩出干部,然而因为重重原因所限,致使德才兼备不一定有“位”。
二是会干的缺“舞台”。会干与否的标准应该定性为经验的积累程度,以此为评判点,在乡镇,绝不缺乏会干者,近年来农村的变化完全可以证实这一论点。经验往往与时间挂钩,会干却制约于年龄与文凭。
由于乡镇干部挤压严重、时间长久,致使岁月不饶人,很多年轻干部变成“老干部”,加之文凭文凭原因,导致很多干部望而却步。其实乡镇的“顶梁柱”绝大多数在30—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干部大多是大中专生,他们有经验、有干劲、有斗志,却受限于自身条件和政策走向,与“舞台”越来越远,看似一度与科级只有一步之隔却变成一步之“遥”,触手可及变成了望不可及。
三是实干的缺“作为”。在乡镇,由于干部多、优秀干部不少、职位匮乏,以致实干型干部的走势不一定成为提拔对象,而更多的只能称之为“业务精英”,给他们的定性只能是“埋头拉车”,累了、苦了、流汗了,成绩没出来,提拔几乎没他们什么事,经济待遇上也得不到实惠。如乡镇的民政、社保、扶贫等部门,不但事情干不完,还得时刻处于高压态势之下,在高压之下的锤炼,虽然练就了超强的本领和过硬的立场,却没有更大的舞台发挥,只能屈居于职能部门奉献余热。
二、基层一线愈发突出的问题
    介于上述三大类型,成就下述三种“怪症”,严重影响乡镇工作,并有着不断蔓延的态势,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将蔚然成风,最终滑向黑暗深渊,导致局面瘫痪,工作迎合,有者违规违纪违法。
怪症一:工作得过且过。由于干部挤压严重,导致一些年龄偏大的、文化水平低的、认为自己没靠山的、所处部门不显眼的、政府内部多年不见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多年不提升的、党政主要领导不重视干部培养的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干部会认为干事没了奔头,对工作失去热情,持观望态度,做事敷衍塞责,凡事都往后推。这样以来便有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认为无过即功”的心里。
怪症二:工作斗志衰退。由于干部挤压严重,有的干部工作不在状态、不思进取,甚有心中无“术”,总认为干得再多最终都是“山河依旧”;在乡镇有这样一句流言:“股级如同痼疾,副科如同妇科--难以根治”,看似一步之隔往往变成一步之遥、遥遥无期。在乡镇基层,工作10年20年、副科10年8载司空见惯,再则调任县直单位工作可能性不大、提拔的机会渺茫,种种原因致使乡镇干部在换届前表现出情绪极为反常、精神紧张、悲观失望。
怪症三:工作纪律松散。很多乡镇干部工作前几年积极工作、廉洁从政、严于律己,一但进入年龄杠杠内或者政绩平平或因前面人多的因素,干部们第一反应就是提拔无望,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还有的认为提拔干部“不看政绩看关系”、“只要关系硬,升官有保证”等。以致工作松垮,纪律涣散,自由主义泛滥,工作秩序紊乱,办事效率低下。干部们失落感严重,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完全忘记了党旗下的誓言。
  三、激活乡镇一线干部的思考
    一是慎用“空降”,坚持从基层一线出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作为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工作局面复杂,工作事项具体。事实证明,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干部,一般都干事魄力大、工作办法多,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比较强,而且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在干部提拔上,要面向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干部“不能亏待”。要慎用“空降”干部任用的方式,切实打破以往由机关下派,领导身边干部、等基层干部不满现象,打消广大基层干部的思想顾虑,这有利于调动干部在一线工作积极性。
二是注重在政治上关心基层干部。加大乡镇一线干部的培养力度,坚持重视和关爱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将乡镇一线作为乡镇领导干部的首要来源,让身在基层、熟悉基层、善于做基层工作的优秀基层干部优先进入乡镇班子;对条件成熟、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激发一线干部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形成重视基层、关爱基层的良好导向。建议把乡镇工作经历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注重使用乡镇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 
三是注重在年龄结构上合理配置。乡镇领导班子要根据年龄结构实行梯次配备,突出“年轻化”而不是“低龄化”,形成新老交替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克服彼此的短处。
四是打破限制,大胆起用事业单位干部。在乡镇,真正干事的是事业编制的干部,建议在换届选拔人选时,坚持唯才是举、打破身份限制,为事业单位干部成长打开“希望”之门。
(杨文敏 麻俊)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