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研讨>

外媒分析人民币汇率为何被高估20%?

时间:2014-08-22 09:48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随着全球各国的日益“去美元化”,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所占据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外媒分析人民币汇率为何被高估20%?

 

人民币在过去三个月反弹显著,基本将三月份以来的跌幅尽数抹去。尽管美国一直指责人民币因为被人为控制而“严重低估”,但是根据彭博的数据调查显示,人民币实际在目前水准已经被高估20%。

外媒刊文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都在指责中国方面控制人民币汇率,只差没有正式给后者贴上“货币操纵者”的标签而已。

美国政府单方面地宣称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保持在应有水平的下方。但是,据彭博社的Fielding Chen指出,从人民币兑一揽子贸易加权货币的汇率来看,实际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了20%。

在2007年以前,人民币的价值一直都保持在接近于实际市场价值的水平;但在随后的时间里,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强于市场的货币。但是,随着全球各国的日益“去美元化”,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所占据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

正如彭博社所指出的那样: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一直都在逐渐偏离贸易加权汇率。从人民币兑彭博经济学(Bloomberg Economics)一揽子货币的汇率表现来看,中国当局对于希望人民币兑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取得相对强势的政治偏好一览无余。

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追随其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那么原本会迫使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对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来说,这将是在政治上令人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会带来全球市场陷入混乱状态的风险。

正因如此,中国政府暂时切断了人民币与一揽子货币之间的联系,其结果是人民币汇率上涨。


人民币汇率现在正在逼近其公允价值,未来既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人民币单向升值的压力已经有所减弱,这使得中国当局能重新考虑在人民币与一揽子货币之间建立联系。

随着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地位的上升,其与一揽子货币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人民币市场化的角度来看,一揽子货币对于受管制浮动货币机制而言是一种主要支柱。

而对投资者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一揽子货币来预测人民币的走势。因此,”货币篮子“很可能将在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的未来决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曾表示,现在人民币汇率是被高估的,应该修正到正常水平,“低估不应该,高估同样不合适”。他认为,从国际上看,所有汇率高估的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产业空心化,也就是工业的空心化。

鲁政委表示,汇率的修正已经迫在眉睫,目前由于人民币汇改的滞后,直接使得中国在未来的5-10年里面临剧烈的调整不可避免。

另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有观点认为,人民币被高估,而中国央行应引导货币贬值。

宏观经济研究咨询机构Lombard Street首席经济学家Charles Dumas认为,2011年人民币首次出现高估的迹象,原因在于汇改后汇率进一步体现了中美贸易权重,同时工资相关的通胀上涨过多。现在中国央行应该采取行动,让人民币贬值,否则今后可能爆发重大的债务危机。

Dumas提到两个数字:

1. 2011年以来,中国的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又增长了20%。

2. 自2005年中国汇改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从8.28跌到了6.3下方,人民币涨幅高达77%。

对人民币如此大幅升值,Dumas认为部分体现了贸易权重,另一方面也表明工资成本的通胀涨得过多。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